(莎阿南20日讯)全国第15届大选落幕,希盟虽然守住16个国席,唯国盟占6国席即半壁江山一夜转绿!
上述情况主要是巫统内斗引发“马来大海啸”外,其实也给希盟一个警惕,选民已经不再是投党不投人,甚至对政治人物素质有要求。
首先,引发大海啸的主因,一般被视为是从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终结与伊党的“全民共识”合作开始,到整肃和清理党内官职派,不让上阵大选,随即使巫统的支持率宣告崩盘。
这能从第15届大选雪州成情来验证,当巫统雪州主席丹斯里诺奥玛被撤换不让上阵丹绒加弄,雪州北部长期经营的选区开始动荡。
结果,沙白、大港和丹绒加弄3国席全被土团党候选人胜出,上述3个议席都属巫统传统选区,尤其沙白和丹绒加弄原是巫统堡垒区。
其中,国盟在沙白国席以1万7973票胜选,比国阵的1万2917票多出5056张多数票,是为土团党在抢夺巫统选区之中差距最大的多数票。
另外,大港选民似乎也不满意巫统候选人嘉玛尤努斯的形象,结果,巫统不但败给土团党,连得票率也比公正党还要低。
撤换诺奥玛,是压死雪州巫统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般认为,撤换诺奥玛是压死雪州巫统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造成国阵在雪州唯一的丹绒加弄国席也被土团党夺下,宣告巫统势力被连根拔起。
巫统的崩盘也可能影响双溪毛糯的选情,前卫生部长凯里原本形势都大好,然而,竞选期间突然强调改革巫统,并尝试跟扎希切割。
最终,双溪毛糯国席由希盟公正党候选人拉玛南以5万0943票获胜,凯里本身则则获4万8250票,结果以2693张多数票落败。
巫统崩盘的连带效应同样波及到瓜雪选情,如果,巫统基层不是对党领导层不满,东姑扎夫鲁的强大攻势在以往肯定能够胜选。
巫统丢失长期经营的沙白、大港和丹绒加弄国席,显示选民不满而全数倒向国盟,因此,巫统内部才认定党主席阿末扎希需负责。
“马来海啸”也波及雪州公正党
另一方面,公正党自2008年大选以来,在雪州已执政15年,在所谓的“马来海啸”中也受波及,总共丢失乌雪、加埔和瓜冷3个国席。
因此,所谓“马来海啸”,也包含当地选民对政党的候选人有要求,比如乌雪与瓜冷今届大选分别以1562票和1833票的小差距落败。
明显的案例如瓜冷国席,希盟候选人玛尼瓦南和国阵候选人莫哈娜都是印裔,结果国盟伊党候选人阿末尤努斯以5万2867票胜选。
然而,主因无关种族问题,比如在双溪毛糯的希盟候选人拉玛南,能以2693张多数票打败凯里,说明选民是以各种评估和考量来投票。
同时,公正党在乌雪国席也是仅以1562张多数票丢失议席,国盟伊党候选人莫哈末哈斯尼占以4万6823票胜选,对雪州选举形成威胁。
另外,希盟所丢失加埔国席的案例最值得公正党检讨,该席位一度被视为希盟堡垒区,却被伊党候选人哈丽玛以6万5751票胜选。
为希盟守土的公正党候选人阿都拉沙尼获5万3969票,以差距1万1782张多数票落败,因为,伊党候选人哈丽玛在当地长期经营选区。
因此,国盟在今届大选拿下沙白、大港、丹绒加弄、乌雪、加埔和瓜冷6个国席,尤其显示伊党的势力已正式向城市选区迈进。
另外,自“喜来登政变”过后,华社眼中的“后门政府”的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马来社群的民调上,好感度其实领先所有马来政治领袖。
即便国盟政府瓦解,但马来社群多数倾向认为此为政治手段肮脏所致,因此,马来选民在政治倾向上偏爱伊党,并认为伊党政治不存在激烈内斗。
为此,巫统原计划通过“全民共识”与伊党结盟,实现重夺雪州政权的计划,不过,在巫统崩盘后,伊党却以国盟形象挺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