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由于古代中国早就奉行“世俗主义”,所以虽以儒教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礼俗的主要依据,但大体上——除非触及政治利害——乃包容,甚至时而鼓励、捍卫宗教多元者。这其中包括接纳各种外来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祆教、摩尼教(后来被禁)、犹太教、伊斯兰教等。
当然,不能否认古代中国也有过宗教迫害,某些甚至是由朝廷主导者,如所谓“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惟这些迫害基本上更多乃基于个别统治者或利益集团一时或特定层面的考量,非完全出于广泛、深刻的宗教或文化排外主义。实质上,这种迫害往往也体现了世俗动机多于宗教信念,所以只要达到基本目的,迫害就会缓解或停止,甚至还有事后补偿的。
至于一些本土的民间宗教长期处于被谴责、查禁的境地,如部分民间风行的白莲教、罗教之类,除了因被正统宗教视为“旁门左道”之外,实乃基于其组织性高、传播面广,而且凝聚力、动员力超强,时而引领或参与各种政治行动,自然成为掌权者之大忌,视其为威胁。
事实上,早期道教如太平道、五斗米道也曾是积极参与政治者,其武装势力甚至足以角逐政权,令世俗统治者忙于打压或招安。后经一些信道的知识分子如北魏寇谦之等的改革,才逐渐把道教渐渐纳入正统或主流(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被儒化了),大受官方承认,乃至还成为随后几个朝代的某些皇帝虔诚信仰的宗教,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徽宗、明嘉靖帝等。
总之,不论是正统宗教或民间宗教,不管是本土或外来,只要不挑战世俗政权,大体上在古代中国都可以找到一席容身之地。是以,为了不被官方判为“淫祀”,各地的民间信仰都会主动遵循(至少表面上)官方意识形态和礼制(尤其儒教),以取得合法地位(如保生大帝、妈祖、冼夫人等崇拜)。而基本上,无论哪个朝代的朝廷,于此点都可谓相当开放、开明、宽容。
宗教改革运动
相比而言,古典时期的西方虽大体上也以世俗主义为主,但自中世纪开始就偏向宗教主义了,有一段时期教会甚至强大至可主导政治,世俗统治者均需得到教会(代表上帝)的“恩准”方能执政。
自不待言,此时的西方大体上是无宗教多元现象的,各种地方信仰被彻底清除,与基督教有点渊源关系的犹太教也只是被勉强接纳,而伊斯兰教则直接被视为敌对信仰,后来甚至对其展开圣战,即十字军东征,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
一直到中世纪晚期和现代初期,随著宗教改革运动引发教会分裂并衍生出众多小教派,加上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开始势力坐大,不再乖乖听命于罗马教廷(如法国甚至还曾试图挟持教廷和另起炉灶),西方的世俗主义方开始萌芽,然后一路成长到现代,直接或间接导出政教分离、宪政主义、三权分立、世俗法制、国族主义,乃至资本主义等思想和制度。
到了今天,更加世俗化的西方已相当充分地体现了宗教多元主义,不管主流宗教或小教派,乃至新创宗教,只要不违法或违人伦,都可落地生根。包括曾经的“宿敌”伊斯兰教,也随著移民涌入而“入籍”各国——诚有点类似元、明时代的中国各地,都出现了回回聚落,广建清真寺。然或许最令人稀奇的是连远古的地方信仰,也开始以新异教(neopaganism)的形式在欧美一些地方复兴起来。
要言之,世俗主义提供了宗教整体更多、更大、更广的生存、成长和繁荣空间及条件,这或看似“混乱”,惟其实相对于宗教主义的单元、狭隘、专制格局,恐怕是更加合理,乃至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