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不敢相信安华终于当上首相。
别误会,我对安华没成见。毕竟安华上位后,不仅意味著希盟迎来真正的执政意义外(上届选举的胜利算是被马哈迪以形势挟持),在选举中蝉联胜利,也意味著政党轮替的运作已健康成形,让选民能摆脱传统的所有顾虑与束缚,为“自由投票”冠上真正神圣的光环。
公平选举有多可贵?回头看看几次的净选盟规模,就知道当年在街上被水炮车与催泪弹攻击的代价都值了。
令我意外的是王室立场。
例如,从2018年希盟赢得选举后,王室对待新政府的态度似乎不像以往那般干脆,硬是拉了点时间,才委任马哈迪为新首相。
例如,在喜来登事件后的数次政治变革,屡传安华拥有足够人数能组阁,但最终都无功而返,于是坊间传出王室早有属意人选,让安华扑了空。
当年甚至还传出希盟已一致通过,推举名人权律师及宪法专家汤米托马斯为新任总检察长人选,但一度得不到王室认同,理由是他非穆斯林,导致马来统治者都不乐见这个情况。不过,在马哈迪坚持下,最终还是让汤米托马斯成为马来西亚成立后首个非土著的总检察长。
无风不起浪,而且令人臆测的小浪花多不胜数。
消息孰真孰假,可能要过多几年才能证实。但从各种幽微迹象判断,不难看见王室在政治立场上的确相对保守——趋向维持传统的稳定,对崛起改革力量严正以待。
就算上届民心已反映新时代的改革意向,王室还是对任命程序相对严谨,并没有直接为赢得大选的领导人授以政权。直到本届希盟再度展现的厚实选票实力,经过权衡后,王室赋予安华的首相地位就显得更有含金量。
含金量并非只来自安华苦受寒窑多年的扬眉吐气,而是在国盟与国阵原本有望联手的情况下,重新组成解散前的联合政府,但最终王室允许希盟与国阵结盟,为大马政坛历史掀开了全新一页。
这一页,也为王室添加新气象。
王室象征地位
要知道,在君主立宪制中,王室本来只是象征性地位,毫无问政权利。名义上虽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但实际运作上,必须根据首相及内阁的意见行使职权。
虽然如此,在大马传统政治氛围下,王室依旧享有崇高的精神地位,尤其在马来人心目中,国家元首意向往往隐约牵动马来民族的权益与意识形态。因此,这次肯赋予安华重责,不仅代表王室认可新民主自由时代的来临,还意味著比起国盟强烈的宗教色彩,王室更看重马来人的集体利益。
“马来人权益不就等于伊斯兰权益吗?”你可能会质疑。
还是有些不同。
尽管马来人都是穆斯林,但马来人主权与伊斯兰主义还是有区隔。马来人主权只是确保马来人的身份地位受到保护,但伊斯兰主义就必须受到宗教教义约束,若完全服从在宗教压力,不仅会产生许多保守意识对现代文明的冲突,若神权政治一旦产生,宗教师威望胜于一切时,最终可能导致王室威严间接受创,连带让君主立宪制的运作受阻。
看起来像是天秤上对等的重量,实际上却是马来人主权与伊斯兰教义微妙的拉扯。
因此,无论是来自伊斯兰化的顾虑,或纯粹是尊重选票结果,当王室最终认可希盟与国阵的结合,决定让安华出任首相时,破格的不仅是大马的政治版图,还有王室对宏观政治意识形态的扩展。
当王室愿意把不可能化为可能,对已走了许多颠簸路途的大马民主体制来说,正好拔除了最大阻力,未来有望在公平选举的赛道上,可看见更多平等与世俗的精神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