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追随本栏的读者,在过去这几周的文中,我都提到过美股的情绪已经到达超卖的情况,而哪怕在大型的熊市当中,也会有反弹。而在上周的一个电台直播节目当中,我更表示美股已经到达该反弹的时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我过去一个月以来在本栏的文章,以及我6月23日晚上电台直播节目更详细讲解的录影。
我在节目内也表示,市场目前已经到达情绪极度悲观超卖状态,本次反弹市况有可能达到两个月以上之久,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历史上也有出现过。
在上周节目播出之后,美股刚好便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触发美股反弹的消息来自上周四的PMI数据给美联储的加息泼了一盆冷水,让市场对加息的预期降温。上周五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密歇根大学6月份较长期消费者通胀预期终值,从最初报告的14年高点回落,受访者目前预计未来5到10年通胀率上升3.1%,低于3.3%的初值。
不知道读者是否有留意到,美股上半年以来的大调整对很多过去有经验执行对冲的投资者都失了方寸。而且由于近期投资者对加息预期的反复变化,让过去通常在美股大跌中起对冲作用的各种对冲工具都失效。
一般而言,投资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期权和国债等工具进行对冲,或者利用情绪判断市场底部。举例以20年以上的国债ETF为例,在2020年股市崩盘和2008-2009的金融危机期间,该基金的回报率分别为14%和18%,但是今年以来却下跌了24%,比标普500指数跌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上周突如其来的反弹看似仅扭转了三周的跌势,但对于使用对冲工具的投资者,这么突然其来对于加息缓和的改观,却付出了极为昂贵的代价。
美股在未来一段短时间内应该会继续维持反弹格局,并且假如真的爆发环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好,美元资产通常还是能够起到避险作用,所以暂时没有太担心。
但另一边箱的欧洲情况却不乐观。从通胀角度来看,欧洲的通胀明显比美国严重得多,并且多个欧洲国家目前都在创下历史以来的最高通胀记录。加上欧洲的能源供应较为严重依赖俄罗斯,所以地缘政治使得欧洲正受到多方面的摧残。
在欧美央行激进加息对抗通胀的情况下,彭博泛欧企业债券指数在过去12个月的回报率为负13%,是史上最大跌幅,并且在过去的7个月里面连续下跌,也创了1998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长连跌周期。
今年欧元企业债的平均收益率上升了2.9%-3.4%,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涨幅才只有1.62%。所以,无论是从回报率,收益率上升的速度,还是抛售的时长等等各项指标,欧洲企业债券正在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绝对超过2008年金融海啸之时。有兴趣的读者可翻看我在本栏6月13日"欧元解体起魔咒,远近皆危"为题的点评。
我特别在这里提出一点,欧洲央行在过去的QE量化宽松期间内是欧洲公司债券的超级主力和最终的买家。
翻查数据,欧洲央行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以来已增持近1400亿欧元企业债券,而截至五月底为止,欧央行共持有大约3400亿欧元的欧洲企业债券。而伴随著今年7月份开始欧央行逐渐停止买债计划,这种"需求空白"的担忧也成为了信贷交易员争相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减持的动机。
那到底欧央行停止买债计划后,谁还能成为市场内的边际买家呢?难怪从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桥水对冲基金,根据寸头价值计算已经成为欧洲股市最大的空头,而在过去的两周,桥水更是翻倍加注欧洲的空头仓位。虽说代表“聪明钱”大佬们的动作都是市场的风向标,但我反而认为,每件事都必有两面,在一面倒的各种利空因素之下,市场就真的没有任何利好的机会吗?
追随我一段时间的读者都知道,我往往在市场极端一面倒的情况下,都喜欢找合理的反向观点。而我觉得,在市场一面倒认为市场空白导致后市更大型崩盘的理据下,我却仿佛看到一丝希望。过去在量化宽松,人为扭曲市场的因素全部消失之后,是不是代表市场反而能从新拥有一个能真实的反映市场风险价格的信贷市场呢?
当最真实的价格发现功能从新回到市场当中,是否能让投资者逐渐拥有更好的基础进行交易与更健康的风险定价模式,从而把过去这半年以来猛烈抛售债券的投资人,从新吸引回来,填补央行留下的需求空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