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政府在本周二的州议会上,通过州宪法修正案,将该州首席部长更名为“总理”(Premier),助理部长改为“副部长”(deputy minister),其中“总理”一职之称呼,近来引起一阵热议,有人觉得这是“搞独立”,亦有者觉得是多此一举、往自己脸上贴金。
根据砂州首长阿邦佐哈里解释,这其实是跟进联邦宪法修正案有关恢复东马砂、沙两州联邦地位的后继工作。在去年12月14日,国会通过修订联邦宪法,东马砂拉越及沙巴,和马来半岛享有平等的地位。砂州政府此举不仅有利于巩固自身的政治权力,亦能借此传达明确信息予中央政府,砂拉越已自许为一国之邦地位。
又不过,将Premier中译为“总理”是否妥当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则见仁见智,反正在英语层次的意义上,它有多元诠释,这也是修宪更名有趣的地方。
Premier在普遍的翻译上,当然是指一国之总理或首相,一般是Prime Minister的同义词,惟按照各国不同的国体和政治体制,Premier则另有不同的涵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首长即总理,为中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英文译为Premier。
在实行总统制的台湾,行政院长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之长,亦英译为Premier。英国目前仍有的众多海外领土(oversea territories)的其中5个较具独立性的领地之政府首脑,均中译为“总理”,但英文实为Premier,地位基本与首席部长(prime minister)异同。
典型的例子是澳洲的各联邦州属之民选州长亦称作Premier,虽上有被州政府提议和英女王委任的州总督(governor),但无疑的州长才握有行政大权。总之,Premier较倾向国家或地方政府之首长,所以仍保持“首长”或译为“州长”也不为过,但因在我国州元首(Yang Di-pertua Negeri)已被贵为一州之元首,所以确实有些为难,不过沿用“首长”却也并不矛盾。
更名背后意义和意图
依此看来,砂州更像是效仿澳洲的联邦议会制度,翻查昔往的新闻,砂人联党主席沈桂贤曾于2019年年底的砂盟大会上就曾提议澳洲制度,砂州设立自己的“国会”。不过不知是否翻译有误,澳洲联邦各州的政府议会虽称之为Parliament,但实质上地位也仅是州议会,正如同Premier一样,Parliament有多重意义,直译就是泛指“议会”,只有国家层次的才译作“国会”。
在英联邦王国里(Commonwealth realm,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的两国──澳洲的各联邦州,以及加拿大的各省之议会,自殖民地时期便通过本身的宪法和保留其自治地位,所谓Parliament一词维持至今,仍代表各州/省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地方议会。
所以,砂州政府首长更名背后的意义和意图,实也不难理解砂州人欲恢复独立和自治的夙愿。当然,这层“独立性”原本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含义,而不是指一主权独立国家而言。
至于东马两州的联邦地位,最终还得通过中央的权力下放才能彰显,否则更名也只能是图个自得其乐,实则改变不大。不过这也不愧为一场赌局,若是让砂盟成功争取到,则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