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盟政府面对即将倒台命运危机时刻,突然峰回路转,在国家元首介入下,首相慕尤丁得到喘息机会。早前议论慕尤丁如果下台,谁将取代他成为首相?传闻包括公正党主席安华是国盟与希盟都可接受的人选,但安华要获得支持,必须确保满足“特定条件”。在国盟内巫统不希望看到行动党成为政府一员,在希盟里行动党也不愿与巫统共组政府。前首相纳吉10月26日证实,他在国阵国会议员会议提议巫统在有条件下支持安华出任首相,后来被否决。
巫统作为一个以马来人为主的政党,与一个以华人为主的行动党彼此不咬玄,合作几乎不可能。巫统一直视行动党为华人沙文主义者,在建国历程中标签该党“反马来人”,过去华人民间团体维护合法权益而与马来政府的抗争中行动党从来没有缺席,特别是捍卫华文教育。1987年茅草行动所掀起的大逮捕,起因于政府要改变华小特征,行动党身先士卒与政府对峙,行动党代表“华人”的凸显角色,使该党致力于成为马来西亚人政党的努力显得“黯然失色”。
巫统在华人心目中,是没好感的。国阵执政60多年,从来没有放弃对华文教育的打压,从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到原本期待的独立大学都难以得到政府的“善待”与“宽容”,其贯彻马来中心主义的意志使华人饱受“挫折”,甚至有视华人为外来移民的思维。
在马来西亚治国过程中,华人为了维护本身种族文化特征,捍卫母语教育,被巫统解读为这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巫统对华人不怀好意体现在打压母语教育政策中。2019年爪夷文风波,董总发起抗议大会,当时执政党之一的行动党左右为难,该党试图化解华人社会不满情绪,淡化爪夷文的族群对立面,但换来的是一片谩骂声。华社与马来社会对爪夷文立场南辕北辙,而巫统一再煽动更模糊了问题本质。
509大选前,在巫统一党独大的年代,马华不只无法发挥维护华人权益的角色,反而被华社认为是巫统蚕食华人权益的帮凶。马华过去一直认为他们需要华社强大支持才有筹码与巫统谈判,但华社经过多次教训,发觉马华“强大起来”也难有作为。前马华总会长翁诗杰留下最生动的名言是:“马华在国阵只能捡到面包屑”,可谓一针见血。
行动党虽然在野,但起码华人可以在与政府抗争中得到情感的发泄。509大选本来是个逆袭,推翻执政60多年的国阵。当时行动党是最大受益者,以42国会议席创历史新高。当时组织希盟政府时,许多在国阵年代不可能再现的重要部长职竟然都变成现实。其中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被委为财政部长,柔州主席刘镇东官拜副国防部长最为瞩目。
我国种族关系脆弱
行动党党要官拜部长,可说如鱼得水,但并不表示华社就此一帆风顺。行动党的“风光”正好让巫统借题发挥。时任首相马哈迪不断被国阵攻击其沦为行动党傀儡,制造这个国家被“华人”操控,尽管老马三翻四次辩解与反驳,但巫统的妖魔化力道还是占了上风。我国种族关系一向十分脆弱,极容易被巫统挑拨,该党似乎要凝聚马来人的所谓“团结”就得向华人“开刀”。
统考问题,这么多年来,何以一直成为华社与马来政治无法“解套”的议题?希盟执政对统考信誓旦旦,甚至列为竞选宣言都难水到渠成。教育部承认统考专案小组2019年7月在吉隆坡召开20个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承认统考事宜集体会议”,马来亚大学前教授再纳尔举3大理由反对承认统考文凭,包括承认该文凭形同违反宪法第152条文、否定现有教育及考试体制形同“反国家”、统考将加强“华人意识”形成华人沙文主义。巫青团提出若要承认统考,必须将统考交由国家考试局来管辖和举办。
巫统强化种族矛盾
马来西亚一位华裔学者,不也同样认为华人不应维护本身族群的特征。已故马大历史系教授邱家金曾建议废除多元语文教育制度,以统一(语文)教育制度替代,认为如此才能达致一个大马的愿景。在“种族主义”与“基本人权”对立下,种族主义一直居于上方,根源于巫统本质是以强化种族矛盾来满足政治需要。
本来希盟是个可以被期待的新政府,如果希盟竞选宣言得到逐步落实。但希盟在华人社会获得的强大支持,在马来社会还是处于弱势。时任首相老马就是要接受多元文化,放宽华文教育,在巫统与伊党钳制下,老马也陷入种族主义的牵绊,以至于在爪夷文事件中,竟然指责董总是种族主义。
爪夷文事件,行动党被骂得狗血淋头,时任副教育部长张念群处境最为尴尬,让爪夷文“有条件”进入华小被认为等同出卖华教。华社与马来社会在爪夷文事件的冲突,早模糊了教育本质。
巫统与行动党相互认为对方是种族主义,两个不同族群最有代表性政党的难容对方,正反映了巫裔与华裔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不信任与本位。我国要走出种族政治的泥沼,不得不期待巫统与行动党能够达致政治和解。
如果这两个政党的恩怨情仇无法化解,更多时候是剑拔弩张,如此发展只会把马来西亚种族问题导入更深更大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