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今年4月1日起征收的含糖饮料税,即将在7月1日落实。此政策将对两个种类的即饮包装含糖饮料,征收每公升40仙的含糖饮料税。该产品分别是,关税代码22.02,每100毫升含糖超过7克附加糖分或其他甜味剂的饮料,以及关税代码20.09,每100毫升含糖超过12克的果汁或蔬菜汁。
而关于征税的动机,据了解是因为我国国人在饮食方面摄取太多糖分,特别是太容易获取高糖饮品,所以为了促进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政府决定落实含糖饮料税,但是单纯靠这一波的含糖饮料税就能力挽狂澜,改善根深蒂固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吗?
增加早死风险
首先,我国含糖饮料的含糖量确实惊人,这一点也不容置疑。早前槟城消费人协会就指出,我国每罐可乐饮料的含糖量是7至8茶匙,比世卫建议的每日5茶匙超出1.4至1.6倍。只喝一罐可乐就超越世卫的限制。
其次,根据调研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含糖饮料销售额在2012年至2018年间达到了148亿5000万令吉,而且每年的销售额是逐年上升的,从2012年的17亿1000万令吉到2018年达到了24亿4000万令吉,可见我国国民摄取含糖饮料的数量是与日俱增,解决这问题可说是刻不容缓。
对此,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对涉及8万多名美国女性和3万7000多名美国男性长期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一个人喝的含糖饮料越多,其早死风险就越大。与每月喝含糖饮料少于1次的人相比,每月饮用1至4次含糖饮料者,早死风险增加1%;每周饮用2至6次者,早死风险增加6%;而每天喝1至2次含糖饮料者,早死风险则会增加14%;若每天饮用两次以上,其早死风险比不喝含糖饮料者高出两成,也就是21%。
因此,这里可以得出的总结有二,第一,征收含糖饮料税的动机是良善的;第二,新的税务预测可以协助国家增加一定的收入。
虽然,税收会影响购买行为,而且含糖饮料税在各国经验中确实有帮助减少含糖饮料销售量的数据可参照,但这并不全然表示此项措施是直接引导国人迈向健康生活的万灵丹。
或选择更不健康饮料
以美国为例,健康监测与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政府征收“含糖饮料税”的时间段里(1989年至2006年),人们的肥胖发生率和已知肥胖人群的减重比率没有显著变化。而且,英国在2018年4月征收含糖饮料税措施出台以前,11%的英国消费者称计划停止饮用含糖饮料,目前这一数据已经降到了1%。实际上,那些表示会继续购买含糖饮料的消费者,从2018年2月的31%增加到了6月份的44%。69%的消费者认为不应该只对饮料征收税务,还应该对饼干、小面包和糖果糕点征收税务。
将此套用回我国实际语境上去看,含糖饮料税的征收在改善国人健康的成效还有待观察。更可怕的是,消费者会在此政策下变相转向选择更不健康且不会征税的其他饮料,如美禄、拉茶和奶茶等,而且一些奶茶店、传统餐室或嘛嘛档的手冲含糖饮料也是政府无法干预的,这也占据了许多国人饮食习惯较大的比例。
而且,摄取过多碳水化合物如白饭容易让血糖值飙升。我们常吃的糕点,也有大量的糖浆,比含糖饮料来得更高,这些更值得政府与国民关注。因此,要改善国人的健康,含糖饮料税充其量只是小试牛刀,并非彻底根治的万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