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遭贸消部出动2011年价格控制及反暴利法令第21条文去调查,对我来说,有点矫枉过正。
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层次。第一,肯德基有没有权力调涨价格;第二,调整合理幅度为何。
以第一个问题来说,肯德基当然有权力调整价格。大马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标价能力掌握在商家手上,所以这点绝对没有问题。
至于第二的调整合理幅度,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标准。若以大马过去几年通胀与标价关系来看,通常消费品涨幅介于10至20%都算合理。肯德基这次调涨的价格其实在这区间内,严格来说符合涨价趋势,不算太过夸张。
逐渐变成国民美食
但是,为何肯德基这次涨价的事件如此受到热议,追根究底,当然与它的“国民美食”地位有关。
70或80后的人应该还记得,90年代时肯德基并非是每个人都吃得起的年代。在当年物价偏低的岁月,肯德基的消费在那时来说算是中高价位。当时市井小民把能吃到肯德基当作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有些人甚至还把它列为一年要实现的目标。
反观现在,通胀推高了许多物价,社会也相对变得富裕,使得肯德基成为每个人都消费得起的食品(有些人甚至连早餐都在那里解决了),加上大马肯德基有许多特殊调味方式与酱料,连外国游客都趋之若鹜,才让肯德基在大马美食地位仿佛走上神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造成许多人民心里默默把肯德基放在“必需品”的位子,所以才将涨价视为“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认为这会加重平时的生活开销,最终导致高度的网络声量。
不过,透过这种方式对肯德基施压,其实并不理智。同时,肯德基调高价格的决定也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
非统制品
要知道,肯德基虽然在炸鸡业是龙头地位,但这个市场并非是垄断市场。随著大马的经济开放,国内已有许多家炸鸡快餐公司进军,让消费者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所以肯德基调高价格,未必会赚得更高,因为他们还要面对可能价高而流失客户的风险。
再说,肯德基并非是统制品,而从生产到市场行销涉及许多庞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就算不是原料价格提高,他们也必须面对许多人力与品牌的无形成本开销,所以就算是调涨价格,也算是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多元操作模式趋势。
其实,在大马目前接到最多暴利投诉的几乎都锁定在饮食业与零售业,因为这些行业与百姓的生活最贴近。至于其他领域则多数有本身的专业公会去定制收费,也有较完善的收费机制与监督,所以比较少有暴利的情况出现。
不过,关于2011年价格控制及反暴利法令第21条文的政策内容,却没有明确去规定何种才算不合理的高利润。
再来,政策里头也没有真正考量到供应商成本、政府税务及市场供需等因素,加上机制内容没有良好地与民间进行沟通,所以不时会让商家们感觉到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指南可以遵照。
自由调整价格
最重要的是,肯德基并非是统制品,而是消费品。在目前的资本社会,供需都是自由选择。只要符合商业道德与操作,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商品调整价格。若真的吃不起,就转移消费模式。
对我而言,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还吃得起肯德基,已经算是非常幸福的。回首90年代的日子,能吃上一次肯德基,比起偏高价格的心疼,换来的长久满足感才叫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