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4日)华文报头版头条大字标题:“教总或全国签名反对(《大蓝图》)”,意味著新形势下华教梯队的新序列逐渐成形,董、教一家的传统并未如一些人担心那样已经消失。
新形势下的主要矛盾并未消退,而且日益升温。因此,我以为不是“或”,而是共同基础依然存在,董教携手前行,是可以肯定的,且看时下矛盾浪尖上的教总心情就可知一二:
其一,报道指,教育部对高小(即华小第二阶段,指华小四、五、六年级)的国语教学时间,“强硬”坚持每周270分钟,与教总的顶限210分钟,相距甚远,无转圜余地的迹象。
其二,教育部对教总的所谓《4点要求》,模棱两可,僵局已现。与此同时,高官又打算将《大蓝图》于9月6日径直付诸实施,企图迫使以公务员自居的教总诸公乖乖就范,“事态严重”。
压力当前,教总主席王超群表示,将于近期召集主要华团商讨后继行动,包括号召全国家长签名反对《大蓝图》,甚至不排除考虑发动“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的行动”!什么是“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的行动”?应当是更高形式的行动,翻查历史便明白了。
过去一年多,董、教双方尽管歧见频传,并且“有心人”见缝插针,火上加油,如今形势终究逆转,“官逼民反”,连秀才(教师、校长、公务员)也不例外。
回顾董总召开“728”前后,不少方面极力缀合,图使董教总“破镜重圆”。就一方面说,出发点善良;但若企望回复到五六十年代林连玉时期董教总那种亲密无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无异拉时间倒退。团结是一回事,领导又是另一回事,不能相提并论。
王超群声言将寻求与董总合作,以反对置华小于岌岌可危境地的《大蓝图》,可视为“倦鸟知返”之举,现实仍然有足够大的空间,供董、教总携手并进。结成“斗争伙伴”(或曰“行动伙伴”),仍然可圈可点,虽然不是“战略伙伴”关系,华社欢迎有加,并企望华总、林连玉基金、校友联总等也一起入列,以全新格局应对正在右转的单元主义。四分五裂的华教,你大可视之无物,团结一致的华教,看你还能等闲视之吗?
个人或团体的领导地位从来是在严酷斗争中获得社会认可而形成的,不是自封的。今天,董总扮演著五六十年代教总的领导角色,是时代使然。对董总而言,当前种族主义依然是主要矛盾,但今天毕竟比上世纪有很大的区别;乔装打扮“民族主义”的种族原教旨主义者,误导“定存区”社群的能力已日益逊退,而要求平等、公正、民主已然成为主流。所以,“不受压迫,反抗压迫”的斗争哲学、“合法、合理、坚决的态度”、“多元平等、人权民主”、“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等依旧是董总不可抛弃的原则立场。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能力以团结身边战友和争取社会分化过程中而“幡然悔悟”的新社群,包括年轻社群,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为现实。换句话说,结合“原则与策略”、“立场与团结”,使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是攸关领导责任的关键词,华教史上有“双林”(林连玉与林晃升),经验犹存,并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