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在网路读报,时评政论为主,几跳过所有社会地方新闻,但每逢回马,我都住在“不看报纸就活不下去”的人家里,不得已被摆满一屋子的平面媒体包围。
我跟家人相反,假如连续两天在马来西亚看报纸的话,反而会活不下去。
在那个没有网路的年代,人们以平面媒体为不可或缺的资讯管道。但我读报的兴趣限于副刊,年少时期发过文青的梦;更小的时候还更扯,只爱钻研讣闻,其他版面都是快速翻过去了事。印象中当年,社会新闻一般是车祸、失火、溺水、自杀、张天赐协寻失?少女;偶有入屋行窃、抢劫、奸杀或谋财害命之类的重大罪案。
我属于那种杞人忧天的个性,每读到这类造成人命伤亡的意外或事故,能异地而处痛其所痛,推人及己地用自己的方式“预防灾害”,最低限度不使自己成为“危害”,如不考驾照:不开车就不会撞死别人。
尽管有我这种过度投入的悲观分子,但阅报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不幸的事虽有之,却离我们很遥远,感觉跟自己无关。曾几何时,“新闻”渐渐地变成“见闻”,是亲友或自身的经历时,报纸跨越了纯粹资讯管道的意义。每日阅报,感觉更像读一篇九流惊悚小说、看一部恐怖大烂片、接到一通死亡恐吓,也好像各大报为因应现实所需,新添了灾难版。
不错,在马来西亚看报纸是一种修行,除了要忍耐抄袭、粉饰和谄媚的文字,我们还要克制住不耐烦、愤怒、很想死的念头才能完成一日功课。话说我们的报纸,新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灾难,二为愚民。前者指每日占据头版、内页和封底的各种罪案,非伤即死;后者针对政府官员、内阁部长的发言。今日先谈灾难。
随时害怕遭遇不测
我国治安败坏早已不是新闻而是常识,恐惧和不安像空气一样渗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到每个个人的安宁。我们的媒体记者懒得写字,却不吝于用最大篇幅刊登血淋淋的罪案现场图片,完全不考虑平面媒体作为普级出版品,这些血腥和暴力的画面,对儿少读者可能造成长远而负面的心理危害;同时也没有顾及受害者和家属的感受及隐私,对死难者尤其不尊重。
罪案五花八门,种类招式繁多到可以写一部罪案大全。我觉得政府若能针对这些无奇不有的犯案手法,编一本防范罪案的教战手册及历劫需知,指导国人尽可能规避凶险,并辅导民众劫后应对及心灵重建,如此也算得上是德政,不作为中之大作为了。
其实这是有必要的,某种程度上,报纸正做著这样的工作。我们靠口耳相传的提醒和警告已不足以应付罪案手法推陈出新的局面了。我们疲于应对,因为需提防的范围太广,不分内外、动或不动:在家怕窃贼、出门怕强盗、回家怕尾随、走路怕打抢、逛街怕扒手、落单怕强奸、开车怕假车祸、加油怕劫车、停车怕爆窗,现在连上馆子也不安全,光天化日人再多也没有保障。我们随时都害怕遭遇不测,因为今天的罪犯不再只是宵小鼠辈之流,而是不惜杀伤人命的集体作案。
这样的事天天在全国各地上演,以致于不流血还挤不进新闻版面。当警察不是公仆而是公害时,报案只为索一张“报案纸”向保险公司求偿。而最近有面子书朋友的老父遇劫,警察警告受害者:报警“会很麻烦”。我不太确定是如何“麻烦”,但这种“吃案”起码可以在数字上达到“犯罪率下降”的效果。
治安败坏而人人自危,人心变得冷漠又自私,大家不敢轻信,不敢多事,不敢伸出援手。因为不安,所以气急、浮燥,使我们没办法冷静和气地判断是非,甚至只能用攻击的方式自卫。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底,这好像是在测验我们的容忍度,究竟底线在哪里?
小时候,若听到有认识的人被偷被抢,大人就说:“世界变?,依家?贼好猖狂”!言下之意,曾有过一个值得怀念的过去盛平,在他们小时候。那个属于我的小时候在他们眼中已是变异了的世界,如今我也像他们一样怀念著我那不甚盛平的过去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