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交通状况还是不错!道路基本畅通,秩序相当井然。行走在路上,很少听到汽车喇叭响;即便 在繁忙十字路口,也很少见到交通警察执勤;一般饭店、餐档禁酒,因此极少出现“醉驾”情况。在繁忙人行路口或超市门口,汽车司机会礼让行人,而在较为偏僻 人行路口,行人可自行操作交通指示灯来控制车流,在绿灯状态下安全通过。这一切皆说明大马人的交通规则意识比较强,车主一般能够做到谦虚礼让。当然,交通 事故也时有发生,那多半是驾驶摩哆的青年“飙车族”酿成祸端。
大马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也比较周到,或说非常人性化。因为常年 如夏,天气炎热,公交车一律是空调车;车体可以沉降,以照顾行动不方便老人或残疾者;车内有专门博爱座位,照顾老弱孕残者优先使用;车内扶手及车壁上均匀 分布许多小按钮,乘客如需下车可以事先按铃提示,司机则听到铃声后则会在下一站停车。这些小按钮,一方面可以省却司机分心,无须考虑或询问到站有否乘客下 车;另一方面使得乘客方便从容,不必著急挤到车门处等待。最难得还是司机的热情,面对乘客问询,多数都能保持微笑服务。一切皆有条不紊,热心而周到。
不知在哪等几号车
尽管如此,公共交通还是有不如人意之处。以笔者个人经验(在槟城学习生活,也曾到过吉隆坡,知道首都有单轨火车和轻快轨,相当便捷,但公交车情形与 槟城相似。其他地方虽不得而知,但以吉隆坡和槟城两个发达城市现状做合理推测,估计大致应该相仿),亟须改进的有二:一是继续增加公交车数量及运行频率, 以大力缩短乘客候车时间;二是在候车泊位树立公交车站牌,标明公交车线号及其沿途停靠站点,以方便乘客选择车辆及线路。
应该说,候车时间长是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因为公车数量有限,导致多数线路候车时间过长,这大概是许多本地人选择自购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而笔者认 识一位中国留学生,来到槟州将近四年,许多有名景点都没去过,最大原因就是起初几次坐公交,等车时间太长,一般超过一个小时,几次尝试之后,终于放弃出去 走走看看的打算,到现在仍然如此。
不过,槟城这一项其实已经在改善之中,增加公交车数量的力度不小,乘客候车时间明显缩短。只是朋友还是不大出门,该是对公共交通已经形成刻板印象。
而公车候车泊位缺少解释性站牌,却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一般的候车泊位有候车亭,却没有站牌;然而,更有一些既没有候车亭,也没有站牌。这种情况 下,除非乘客对当地地形熟悉,对线路及泊位点了然于胸,才能够驾轻就熟愉快乘车;但生客与游客却往往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有时只能望路兴叹:一些地方没有 公交车泊位,不知道要在哪里等车;有泊位(候车亭作为标志)的地方,不知可以等到几路车;好不容易坐上车,又对何时下车感觉茫然,虽然明白眼前即是下车按 钮,常常不知该在何时按下。
公交不便,阻塞恶化
难怪有句玩笑话,在本地乘坐公交车久了,人就变得更聪明了。还好,多亏司机的热心与耐烦,面对无数的问询,仍然没有丝毫厌倦。然而,长此以往,似乎也不是办法。
顺便说,城市德士数量少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德士是公交车系统有益的必要补充。事实上,即便公交车能够做到方便快捷,但毕竟是固定线路,也仍然会存在不便之处。倘有足够数量灵活机动的德士,亦可大大方便乘客。
但本地德士数量很少,且一般集中在较大车站及大型商场附近,地方稍稍偏僻些,则必须提前打电话预定德士。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刺激私家车的数量增长。一个明显事实是,高峰时段的堵车已成经常现象。
近年来,大马旅游业日益兴旺,据称已是国家“第二大创汇产业”。每年都有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并有逐年增加趋势。除去投亲访友者得以免去寻找与等待公 交车,多数游客却不得不询问路人或司机,这势必费去不少唇舌,反过来也会浪费司机及其他乘客时间。至于本地人多自购交通工具,或者本国游客多驾车往来,虽 然相对方便快捷,却增加交通负荷,且排放较多二氧化碳等废气,毕竟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相违背。
树立公交站牌,增加公车数量,不仅可以方便乘客,尤其是游客及生客,也可以真正鼓励本地人上班及出行首选公交车,减少交通负荷及拥堵,减少废气排放,确保空气质量。
有必要补充的是,树立站牌虽也必须前期投入,但有效管理与恰当使用也可获得经济回酬。比如,不妨适当加入广告展位,以其万众瞩目的程度,应该会吸引 不少广告商,或许成为一项固定的收入来源也说不定。以现在情形而论,有些候车亭广告牌版位空置,冷冷清清,实在有点可惜。但真正的改观应该在城市公共交通 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确确实实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车之时。
从当前公交车及德士状况,反证出私家车数量在大马绝对占较高比例,如果情形得以根本改观,那将释放出多大潜能啊。
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邵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