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有几位年长的马来西亚史学家说,马来亚并非英国的殖民地。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也与英国的殖民方式有关。
历史地看,自1490年代大航海时代启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便抢先启动了地理大发现,随后,荷兰、英国与法国也不甘人后。其中,英国还成了后来居上的最大殖民宗主国。就目的而言,大航海是为了寻找黄金、白银与对东方的直接贸易,以便绕过北非与中东的穆斯林中介。
在1800年代的工业革命与殖民兴盛时期,英国只有约1千600万人口、25万军人与1815只船(引自Paul Kennedy《大国的兴衰》一书,1987,页99,平装本),何以竟能有效地统治那么大片的殖民地?尤有进者,进行殖民的主体,并非英国政府,而是取 得皇家特许证的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India Company1600-1858)。关键因素之一便在于其间接统治方式(Indirect Rule)。实则,1602年组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是采用间接,而非直接的统治方式。美国政治学者(Rupert Emerson)在其1937年出版的《马来西亚》一书里,便详尽地分析了这种间接统治方式。(此处的Malaysia是指包括印尼在内的马来群岛)。
先礼后兵,先商后战
此种间接方式就是,形式上保留了既有的传统土著政权形式与社会结构,可英人却成为掌握最终决策权的太上皇。这种通用于非洲、中东、亚洲的刚柔并济, 软中带硬(无论发生什么事,最终依然是掌握有现代武器的英人说了算)的高明统治术,大大减少了英人的统治成本,是很符合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成本─效益法 (Cost-benefit Rule)。
印度约400多个邦国王公,与许多非洲的部落酋长,就是在这种“体面”的安排下,与英人“共治”其国。这个共治的背后,就是武力。英人的常规方式 是,先礼后兵,先商后战,先给当地统治者面子,若不识趣,便是赤裸裸的坚船利炮,如中国的鸦片战争。据此,若说当时的马来亚并非殖民地,而是较好听的保护 国(Protectorate),那印度、非洲的那些殖民地,也就不是殖民地了。这就是仅有千多万人口(1750年为1千万人)的英国,能有效统治亚非各 殖民地的秘诀,务实而非务虚。
就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而言,整体上言,英人的退出方式,也是较识趣与优雅的,而不像荷兰、法国等那么难堪。有学者认为,它基本上有三大特征:(见Wasserman《非殖民化政治》一书1975)。
(一)英殖民的政治经济精英,先尝试去适应(adapt)非殖民化进程,助国家与他们认为可保护英人权益的统治者接洽。
(二)阶段性地把民族主义精英吸纳,收编入政治行政体制,藉以稳住情况。
(三)出台一些先发制人(Pre-emptive)的措施,以便削弱或防止大规模的群众不满,而后,在这基础上与可妥协的民族主义精英讨价还价出(Bargaining)一套彼此可接受的“共识性非殖民化”(Consensual Decolonization)方案。
读者若能套用这“三部曲”方式,来解读英国的非殖民化方式,如大马的实例,应会有一番体会。英人其实是相当识趣与识时务的殖民者,当然前提是,必须适度地照顾其权益,而非逼狗跳墙。要理解这一点,就得进行宏观的比较性研究,而非意气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