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华(1957-2019)出生于槟城乔治市,先后毕业自钟灵中学及美以美男校大学先修班。其后到马来亚大学深造,考获文学士一等荣誉学位与教育专业文凭。嗣后担任马六甲普罗士邦中学华文主任8年,并且工读进修,于1988年考获文学硕士学位。翌年9月受聘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直至2013年退休。期间曾于1994年负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亦在1997年取得博士学位。代表作品有《节令、民俗与宗教》、《代天巡狩:勇全殿池王爷与王船》及《苏庆华论文选集》系列等。
《礼仪的完成:苏庆华纪念集》顾名思义是本纪念集,由其学生方美富所编,共收录8篇文章及9篇图集。因编者强调文章的第一感受,认为“当下所想,纵然嬉笑怒骂,不拘定格”,却“仍是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候,最为真诚”,所以没有安排征稿。
实实在在做学问
从选文可知,苏庆华曾讲授“历代文选”、“华人宗教概论”及“东南亚华人文化与社会”等课程。每逢上课,也都会准时到教室讲授。方美富回忆,说他“无法忍受静止的课堂,喜欢有回应,热闹一点无所谓。即便不是举手发表高见,也要迸出一些应和的语句”。一次谈到杜甫时——“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还抱拳作揖微微望左,令学生赞叹其细致。
可马大总体气氛偏向文学,而他却从事本土华人研究,所以选修同学并不多。另加上他上课严肃,而“历代文选”又与另门课——“各体文”相近,因此不免引来学生比较。况且当时盛传谣言,说他曾在课堂抛开讲义,怒啐学生是“一潭死水”。故平日绝少学生拜访。
因此,他较常与马大辩论队员往来。周添健回忆,说苏庆华曾带领马大夺得一座国际冠军、两座国际亚军和一座全国冠军。而且他极重视程序:“从向校方以至于教育部申请参赛,到向内申请津贴和对外筹款,他都要求队员们按照规定做得完整。到了比赛期间,他也会为队员据理力争,甚至为了抗议不公平的待遇而不惜以退赛为谈判条件”!
但因他带队如治学般严谨,故也常要求辩手将资料整理成卡片,令很多崇尚自由奔放的成员头痛不已。然而他们未因此隔阂。平日里,苏庆华甚至会关照辩手的饮食起居。尤其早年辩论队借助其办公室及住家当备战场所时,他还会细心准备凉茶和糖水。所以这些学生毕业后仍常拜访他,而且每年至少聚会两次——农历新年及其生日。
在学术研究方面,苏庆华共编著23本学术作品,可谓质量兼备。安焕然认为他的论文内容平实脉络清晰,尤其“擅于征引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在发现两份资料有出入时”,却会抱持存疑态度,不轻易立论,是一位谦虚也“实实在在做学问的学者”。
此外,他的谦虚也体现在教学上。方美富提及,马大中文系教师绝少介绍同侪的文章,但苏庆华却常会在课堂提起陈志明、欧大年及谢爱萍的研究成果。无怪安焕然说:“在学术速成、乱套理论,爱标新立异、乱下妄言的当下学界,不受世俗的纷纷扰扰,还能如此,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写文章,做学问,苏庆华是大马学界难得的学人风范”。
编辑巧思
除选文足以还原苏庆华的生活面貌以外,其实编者也在细节付出不少心思。如版权页的《西厢记》版画就极具象征意义。它由明末出版家闵齐伋编制,共2 1幅。独特之处是将走马灯、景德瓷及提线木偶等元素融入画作,所以向来也为中国版画学者称颂。而编者选的第四幅画作,则是运用六壬式盘及算皇历的十二次、十二辰及十二分野等手法描摹张生与崔莺莺相遇。惟这一切线索与暗示,仿佛提醒读者得留意种种巧思。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本书虽是非卖品,但却莫名标价49.84令吉。故我判断,49应像征苏庆华学术生涯,而84则像征家庭生活。由此叠加,便可构出学人一生。苏庆华自1987年完成硕士论文,至2013年从马大退休。由2013减1987,得26。又他曾编著23本学术作品,是谓23。以26加23,得49,象征学术生涯。
另外,他家中共有8名成员,即父母、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自己排行第四,其后还有两个妹妹。由此判断,8象征家庭成员总数,而4则隐喻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故两串数字叠加,即可谱出生平。另外有趣的是页数与目次。本书共计57页,目次行数19条。如比照苏庆华生平,便能发现他于1957年出世,并在2019年离世。而这林林总总,显然经过精心安排。
编者曾在另篇文章说:“读学记有个好处,就是知道取经人的故事。他们毕业后,都在学术机构继续未竟之路,现在写他们的老师,有一天他们的学生也会写他们,彼此交相渗透,互辅互成”。而编选文集的目的,无非是想借文章延续老师的生命,令后人在此岸追忆。某程度而言,这是学生感念老师一生“礼仪的完成”,同时也是向一名学人致敬的最佳方式。就如〈后记〉说的:“人间世隐含拒绝遗忘与故意忘却,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若能透过寥寥数文,不致让一切消失在历史深处,我想老师应该告慰在天了”。
诚然。今日的我,不也透过文集瞻仰苏庆华一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