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政府有惊无险地胜出新古毛州议席补选后,行动党领袖刘镇东和倪可敏马上分别为希盟与国阵的合作奏效背书,表示说希盟应该认真考虑与国阵在第十六届全国大选合作;巫统主席扎希则对巫统基层说行动党比伊斯兰党更为真诚,行动党和巫统领袖一来一往的互抛媚眼,成了补选后第一波的政治效应。
团结政府成立以后,希盟三党当中以行动党向巫统示好的次数最为频繁,这两个原本政治路线大相迳庭的政党,现在看起来却是最想深化彼此合作关系,行动党和巫统这样的组合虽然看起来别扭,但从这两个政党议席、势力范围、基本盘和政治发展脉络来看,就变得相当容易理解。
行动党虽然以多元种族政党自居,但数十年来都没有办法在马来社会站稳阵脚,议席势力都集中在非土著居多的城镇,在传统的马来人议席,近几十年来行动党都是靠著不同时期的盟友去竞选。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行动党就已经从一个强调争取种族平权的政党,开始接受马来人领导的政治路线,90年代与四六精神党的合作;烈火莫息运动后的替阵、2008年大选后的民联,都是和伊斯兰党合作;然后在2018年大选,行动党以马哈迪为希盟首相人选,与土团党合作;一直到今天团结政府内的巫统,也成了行动党领袖最想拉拢合作的马来政党。从以上历史脉络看来,行动党的政治联盟方程式,就是保持有著一个纯马来人政党的盟友,填补自己的短板和不足。
巫统在失去中央政权后,一直都在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最大化的权力和资源,除了巫统最高领袖最直接的眼前利益之外,巫统明白到他们与伊斯兰党和土团党的议席是重叠的,加入国盟的话他们不会获得足够的议席;另一方面,巫统认为自己目前的马来人支持率不如国盟,而非马来选票又集中在希盟,而且对盟友马华国大党赢得华印选票信心不足,这为巫统与希盟的合作提供了理所当然的理由。
行动党和巫统的互动,看在希盟的公正党和诚信党眼里,那又是另一番滋味,巫统作为一个老牌政党,如果大选成绩回升的话,将直接冲击公正党作为希盟共主的地位,这是希盟需要提前有所共识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此外,公正党和诚信党双双作为以马来人为主的多元种族政党,在议席分配上与巫统重叠或冲突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行动党,行动党站著说话不腰疼,或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伏笔。
以前,由马来政党(巫统)主导的联盟和国阵模式一直是备受在野党挑战和诟病的政治模式,而随著人口和政治生态结构的变化,以马来政党主导的政治联盟模式已经几乎发展成朝野的共识,在这样强调马来人领导的政治竞争环境,已经可以预见朝野始终会围绕著土著议题展开竞赛,我国政治难得经历中央政权轮替,却未能够达致结构模式的“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开展更多元开放的政治竞争,反而把路越走越窄,叫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