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是否要继续上中文课,应不应该要拿大马教育文凭(SPM)中文科考试的讨论中,凸显了我们对与学科价值的态度。在很多人的想法里面,如果一个科目考试不拿优等(A),那就不要去考,而如果没有要选考,那何必花时间去学?根据上述推论,既然不考,就没有学的必要。
也因为这个逻辑,所以反过来的论点就是,但凡学生要上的科目就比需要考试,这也是这些年来小学检定考试(UPSR)存废争论的其中一个点。根据这个思维,学生花了这么多时间学习,就应该要有一个统一评量,不然学生没有学习动力。
然而深入的去思考,会发现这样的逻辑是一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局。学习一件事情就一定要考试吗?如果一个小朋友喜欢科学,他就一定要参加各种科学考试,然后就一定要囊括所有的奖项才能够证明他喜欢科学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反之,一位学习速度比其他孩子慢,学习成绩也低于学科标准但喜欢科学,也对科学充满兴趣的孩子就没有其价值吗?
大家都有学校学习的经验,也至少有十几年的考试经验,应该都可以理解喜欢一个学科,对某些领域有兴趣,跟能够考到好成绩是两回事。只是在我们熟悉的分数主义下教育想像中,却不自觉的将两者牵扯在一起,形成一种考试主导教学的错误期待。而当大家都将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那学习这件事就变得非常的功利,学习的目的纯粹为了考试而已。
这样的思维结果就造成了一大堆能够把成绩考好,但却对学习没感觉的学生,如一个数学考试能够考100分的学生,其内心根本就是对数学没兴趣,甚至是看到数学题目就厌烦,这算是成功的数学教育吗?
回到华文教育和华文科的问题上,华社对于报考加公共考试(SPM和STPM)华文科人数下降的问题感到焦虑,或许也要从根本来反思。过去先辈们坚持要在这片土地保留华文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后代能够继续传承中华文化,并将华文定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脉络来思考,是考试比较重要还是文化传承比较重要?
如果是文化传承比较重要,那即使年轻一代不报考公共考试的华文科,但大家还是会阅读各种中文经典,还是愿意以中文为主要沟通媒介,还是不抗拒以中文作为书写和创作语言,那又有何问题?
反过来说,假设华社透过各种“威吓”与“利诱”,将华文科的生死存亡强加在孩子身上,师长们透过强迫规定孩子一定要报考华文,即使他们还是能够拿到好成绩,但内心却对华文课充满抗拒和厌恶,那华文课还有意义吗?
希望未来在讨论华文科考生越来越少的这个课题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切入,报考人数下跌是反映整个大环境的结果,呼吁考生报考华文科并不能解决华文科教育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回归根本探究其中的问题,那再怎么动之以情,还是贩卖民族危机,终究都无法扭转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