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剑情深"这句成语,乃出自于《汉书·外戚传上》,它是比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有时候,在某种情况下,它也可以广义的形容一个人对"旧情旧义"的珍惜。
此典故源自汉宣帝刘询和他的结发妻子恭哀皇后许平君的故事。刘询是汉武帝刘彻与其第二皇后卫子夫的曾孙。刘询年幼因祸入狱,后流落民间,19岁时被大将军霍光平反迎立为皇帝。刘询获知重臣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的要求后,委婉的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诏书,说他在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如今十分地想念它,问众臣可有办法帮他找回来。大臣们揣测上意后,很快便知汉宣帝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联合奏请立刘询落难于民间时,所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为皇后。之后,刘询遂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婕妤(妃嫔的称号),这就是著名典故"故剑情深"的来由。有人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皇帝诏书。刘询当上皇帝之后,能够做到贫贱不离,富贵相知,这情感也算是对自己有恩之人的知恩图报了。
套句现在的话语,汉宣帝刘询算是政治人物了。"故剑情深"的典故之所以是被人千古传诵,那是因为古时候的帝王位重权高,除了手中握有生死宰杀之权外,还包括拥有恣意纳妃接嫔的自由。刘询能够故剑情深对身边之人感恩而不嫌弃,以当时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思维而言,委实不易。
纵观现今民主社会,皇权虽已式微,世界各国为尊重女权,大多经已立法"一夫一妻"制。男性除了发妻之外,若还要另娶肯定违法不被通融,除非是宗教律法所允许,或是非正式之纳妾,但一般上都需要原配之同意。一个男人若真想要纳娶三妻四妾,除了现实经济考量之外,还得要有适当精力与时间的分配,不是每一个男人都能够做到的。而且,这还得事先获得家中的贤妻或虎妻首肯,否则就须静悄悄在外收养所谓的"小三"了。这做法,在良知道德考量,或是胆识的衡量上,它也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挑战。
其实,我们不应该被熟悉的成语"齐人之福"所误导。孟子所说的"齐人之福",仅是叙述"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意即齐国有一个人在家中纳了一妻一妾),该男人每次出门,必定是吃饱喝醉地回家,告知妻妾自己每天都跟有钱势之人吃喝。后来被妻妾发现而露馅,丈夫原来是每天跑到郊区的墓地,向打扫墓地的人要些剩馀的祭品吃。该齐国之人,娶妻纳妾实际上只是"打肿脸皮充胖子"而已。我们现在对此成语的解读,错把"齐国人这名词,理解成动词"齐人",那就是"家中拥有妻妾齐列",这可是我们男人致命的误会。掂量曾某既无财也无德,从未敢非份坐享"齐人之福"。已有贤妻在家中,她是我的"故剑",是一把数十年陪我成家打天下的随身宝剑,岂可弃之?美其名,我与汉宣帝刘询英雄所见略同。
谨此"故剑情深"、厚脸皮阿Q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