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之后,政权替换,国阵的焦虑,一目了然。大难临头,盟党各自飞;怎么走下去,谁也没有主意。踟蹰之间,雪州无拉港州议席补选,时任马华署理总会长的魏家祥随后宣布,派出马青蕉赖11里支团团长陈志忠,首以马华党徽上阵。
问题嘛,显然不在党徽。补选成绩揭晓,行动党的黄诗琪仍以2万2508张票守土,马华的陈志忠仅有3千975张票,多数票高达1万8533张票。唯一说得过去的是,这回马华总算保住了按柜金。
经此一战,多年以后,马华的焦虑症,似乎略有改善了。但是,6洲选举,巫统参选百席,只赢19席,得分20%。战绩如此,该怎么办?左思右想,越是焦虑。巫统宣传主任阿莎丽娜随后,因此建议来届大选中改以巫统旗帜上阵。
眼下的困局,当然不是仅在区区的一面旗帜。恰好相反,恐怕正是旧有那块招牌制造的既有印象,造成兵败如山倒。纵然那样,阿莎丽娜要怎么解释巫统出战森州的辉煌?
这么一说,可见各地山头的派系之争,也是关键的肇因。登州巫统的零议席,追溯缘由,远自2008年州务大臣闹出双包的咄咄怪闻。原任的依德里斯最终拱手让给阿末赛益。
之所以浮现这个局面,则是这些年月,资源渐渐没了,糠麸也自然随之遽减。偏偏土著比重,增至七成。如何分配,也无从满足每一个人。既然如此,巫统最终解体,也就思之自明。
除此之外,当初身在民联和希盟,不论伊斯兰党,或者土著团结党,想必都从中汲取了火箭当年从台湾远道取经得来的那一套,适用于在野党的民进党战术。但是,一旦执政,唯有因此挨打,甚至还不了手。
比较,在朝逾六十年,巫统虽有功绩,也少不了败笔。过去大家调侃的巫统法庭帮,正是佐证。然则,追根究底,巫统的腐败,其实不仅局限三、五个领导,而是构成一个体系:上至领导,下至官员,都沾边了。
换句话说,一旦巫统不在其位,自然不能一如既往往下层递。这一点,《大学》有句话,颇为贴切地说出巫统的乱象:“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既然这样,一党乱水,全党焦虑,也就尽在不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