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干旱炎热的天气造成马六甲林火四起。正好学校附近就有一所消防局,消防车出勤的鸣笛声不时传来。为此,公民科老师特别设计了一堂“参观林火现场与消防局”的户外教学课,并在外出前与同学一起协商、讨论,最后决定每人准备一罐100号和一张感谢卡以表谢意。
“老师,感恩卡要用什么语言来写?”刚敲板定案,立刻就有学生举手提了一个全班同学都很想知道的问题。任课老师没有即时解答,反而借由一句反问,尝试理解学生的想法。
消防员可能不谙中文,所以感恩卡不可能以中文书写。那么独中的孩子,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没错,是“英文”。为什么作此选择?学生的回答也极其单纯:“因为是国际语言!”
这是个意料之内的说法。老师不正面回应,只是分享了一段小插曲:“昨天,我跟几位老师到消防局跑了一趟,想要了解消防局的一些规矩。我见到负责人,打了招呼,对方友善地迎上来。我马来文跟你们一样不太灵光,所以一开口自然就选择了英语。你们猜,这位上前来接待我的消防员怎么回应?”
同学没搞懂老师想说什么,所以只是一片沉默。老师继续说:“他说:我的英语不好,如果你要说英语,请放慢一点,这样我就能听懂。”台下一两位同学发出窃笑,老师没有搭理,继续说道:“我听了,立刻转用马来语说明了来意,进行后续沟通。这件事情让我感觉非常惭愧!为了自己的方便,我一开始选择了一个对我而言比较有优势的语言,却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找到彼此相处平衡点
作为一名马来西亚人,“多元”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指的是,在肯定自身文化的基础上,理解他人的不同,并考量他人需求,找到彼此相处的平衡点。
语言学习仰赖语言环境。独中的语言环境相对单元,加上不同地区的族群人口比例确实有所差异,因此不同社区的孩子的三语掌握能力有所偏差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常有机会使用的语言,就容易产生不自信乃至恐惧的心态,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必须理解的是,语言是一种沟通工具,如果不能达到此目的,语言就没了作用。在多语、多文化的环境中,这样的概念建构更是重要。
课程尾声,回到“用什么语言来写感恩卡”的问题上,同学们这次可以自信地回答:“马来语!”马六甲州选已经结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借由这一堂课带给我的反思,希望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就像这堂课最后的叮嘱一样:“无论政局如何动荡,这些人依旧在岗位上默默耕耘,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民,他们值得我们尊敬。这份尊敬,也是不分种族的。”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