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2018年进入小学一年级,当时教育部已对小学标准课程进行检讨和修订,即从2017年一年级开始,逐年落实小学标准课程修订版(KSSR Semakan),而修订版的课本内容,比起小学标准课程(KSSR)是更加深奥及难懂,更超越了一般学生的生活经验。
而华小的国语程度,是超越了年龄层的认知,儿子上了一年级后,每每从学校回来,都很懊恼的投诉国语很难,从一年级开始的难而产生恐惧及抗拒后,到了四年级,简直就是一个极限的超越,四年级的课程可以比拼当年笔者年代的中学程度。
教总曾在2018年就KSSR课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对于一至六年级的国语课本,介于49%至69%的学校表示,国语课本内容太深,特别是一年级的修订版,高达69%的学校认为太过深奥。
基于华小国语课本生字太多,语法和书写技能也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说,华小一年级的国语课纲,已经涵盖了国语的造句、填字、艰难词汇及单字运用。而进入一年级的华小学生,即使在幼儿园几年掌握了基本的国语字句,但对于国语文法及语法的基础能力还是很脆弱,然而在他们还没学会认读下,一年级的课纲就要求学生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和写段落,这是不实际的。
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很多华小学生从一开始对国语的排斥,慢慢因艰难程度变得抗拒,修订版后的国语不仅用词深奥,内容课纲也超越孩子的认知能力,与孩子生活经验没有直接关系,拔苗助长的成果,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对国语的学习越来越失去耐心及感到乏味无趣,试问当我们每天听著“听不懂的外国语言”大谈外国建国历史,即使是大人也一样无法入脑。
学习一个语言的最大目的,除了作为沟通桥梁,也让我们可以用来认识另一个世界的范式,它们帮助我们跟其他人分享不同的观点,可以更融汇其他族群的生活,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之重要是毋庸置疑,更何况是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国语学习。
然而,对一名刚刚掌握语言能力的小学生而言,如果听不懂一个语言,就等同一个外星语。学习一门语言,就是需要循序渐进,即使是国语,对华小生来说,也必须以第二语文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内容更应该由浅入深,尽量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挂钩,让他们可以更快领悟,这才能真正提升华小学生的国语水平,而不是一味强调“高程度”及“高思维”的模式。
学习语文没有捷径,欲速则不达,过于高难度的教学课纲,一旦产生抗拒及讨厌,要让孩子重新喜欢这个语言已经不容易,当我们仅是注重让孩子学习不能与人沟通的艰难词汇,在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学习后,孩子除了对这个语言存有“敬畏”及“抗拒”之心,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