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新冠病毒打破了原有的教育生态,促进了线上教学的快速发展,也给考试带来改革的契机。我将以师范学院为例,谈一谈疫情给考试带来的变化。自3月18日颁布行动管制令,宣布停课以后,师范学员都回到各自家乡,透过网络接受远程学习,这之间两次的学期考试,也只能搬到线上,改用替代性评估(Pentaksiran Alternatif)。这替代性评估该长什么样子呢?
以往,考生都是在特定时间亲临现场,在封闭、集中的空间应考。为了杜绝作弊行为,不仅禁止说话、交流,带书本、资料、通讯产品,也会安排多名监考官在场巡视。而今居家学习,考场从学院转移至每个学员家中,没有监考官监督,少了考场上原有的限制,也难以彻底阻止考生翻查资料,或交换情报,该怎么做才能无损考试的目的,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呢?
与其把精力花在想方设法透过各种软硬件,实施“云监考”,远程监控,不如改变出题思维,从改变考题形式著手,让学生就算有书本有网络资源,也不能直接找到答案,无法单靠翻查、抄录资料就考出好成绩。
学会如何学习
因此,所测试的不能再是只要打开书本或搜寻网络,就能直接照抄照搬的知识性内容,或单凭简单记忆、背诵或套用就能回答的问题。这表示常用以测试知识、理解能力的选择题、判断题、填充题、简答题已不再适用,而须改为需要多角度思考的探究性题目,把核心放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不担心考生翻查笔记,寻找资料,还可以把搜寻、筛选、组织、引用资料的能力当作考核点。除了测试学习内容,也考核学习方法、检测学习过程。要知道在这个资讯爆炸,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了多少内容更为重要。
在线的考试时间,比现场应考的线下考试更具伸缩性,即不一定得设置在2-3小时内,为此考核的内容可以更广泛、多元、深入,也为联系真实生活,结合理论的实际操作提供更多可能。
比如面对“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课题,在过往的纸笔测试中,就算考题所要求的思维层次再高,考生终究也只是纸上谈兵,而今却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形式上也可以更灵活,如要求考生开发真实可用的电子教材资源,加强对考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比往常的纸笔测试更能反映学员的综合素质。
当整个世界的资讯已像本摊开的书,任君择取,我们还要担心学生在考试中可能翻书找答案吗?倘若考生真能透过翻书抄录答案作答,我们又能冀望透过考试测出什么能力?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