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绒比艾补选投票日将近,无论此次补选结果如何,都将成为执政联盟和在野阵营能否趋中竞争的依据。笔者浅见,希盟土团党候选人的输赢意义不大,若执政党胜选,土团党能继续维持现有席位,既定路线不变。此外,由于大马政坛有议员跳槽的陋习,希盟、国阵都可以各种途径招降政敌或里应外合组织新联盟。
若执政党败选,则决定在野阵营未来的可能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马华、伊阵线和民政党。若国阵马华候选人赢得补选,则说明巫伊合作凑效,马华也无法改变靠马来票上台的宿命。若行动党是土团党的“老板”(如哈迪阿旺所言),也是个须靠马来股东和客户吃饭的老板,而马华则依旧只是个打工仔,无法成为老板。
若伊阵线候选人赢得补选(尽管可能性极低),则说明小党绑架大党将是大势所趋。而唯一得利的仍是伊党,虽然伊党不赞成这个“卫星党”参选以顾及巫伊合作的大局,二者却是殊途同归的战友(至少在伊斯兰议题上仍有合作机会),这也说明伊党可在巫伊合作的框架下和自己主导的和谐阵线里“两手抓”。
此次补选备受瞩目的参选方,当属民政党,在本地政治光谱中,行动党和民政党都属于左翼多元的范畴。1970年代,民政党加入国阵,加入国阵后的民政党反被巫统“纠正”,沦为巫统的附庸,最终使民政党背负和马华同等的原罪。
509后,民政党出走国阵,以寻求重新开始的机会。笔者浅见,若未来二十年内,民政党能坚持第三路线、做最佳反对党、暂时不以执政中央为目的,并倒逼希盟、国阵趋中竞争,或许将为民政党找到新的定位,换言之,此次选战将是民政党“赎罪之战”的初试。
民政党的出路
笔者以为,若民政党要在未来赢得选举,需要同时对抗行动党和马华,并建立起三足鼎立的对峙局面。民政党与行动党的性质相近,只要民政党能推出和行动党相近的政治论述,即寻回行动党当年的理想(大马人的大马),并由民政党继承,将为民政党寻得道德高地,以同时抗衡希盟行动党和国阵马华。
当然,民政党需要先经历脱胎换骨的“去马华化”工程,即不靠政治吃饭,拒绝当附庸。509后,马华留在国阵是期盼能再执政,民政党不该凑此热闹,至于马华、行动党不敢表态的议题,民政党的态度都应该更决绝。
寻回昔日行动党的理想和承诺,并彻底和马华、国阵决裂,是民政党的出路,然而民政党是否敢于冒险,就得胥视现任领导集团的智慧和魄力了,毕竟这样的民政党是为理想生存的,而非升官发财。尽管这是笔者较理想化的假设,但若胜选后的民政党,在未来仍接受希盟或国阵的招安,民政党的道德立场将荡然无存,若民政党被招安,其又能否经得起另一次被“剿灭”的灭顶之灾呢?还是干脆自立门户,团结其他世俗在野党,建立新联盟?故民政党的党运还看此次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