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爪夷文书法课题中,不论是支持或反对的一方,某些论者总爱搬出一些“私人”经验来说明学习爪夷文如何如何,或所接触的友族态度如何如何。坦白说,这些具体例子当然不会完全无关,但试图拿如此民间语境中的个案来为某政策论证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不是很妥当。
首先,必须了解政策是会通过国家机器由上而下地影响全社会的,涉及的层面会非常广,作用及效果也会非常多样,所以单用一些私人的经验或观点来反对或支持某政策,未免太主观、太随意。
是以,若一政策引起蛮多人的质疑或不满的话,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对之进行客观、严谨、普遍的调查、分析、评估后才决定是否该支持或反对。而若无法进行如此程序的话,也应谨慎及保留一点,不要轻易即凭私人经验和感知来判断及下论。
此外,在讨论涉及族群、宗教、文化或性别歧视等政策时,某些论者总爱给两边“各打几大板”,用民间例子说明“受歧视群体”也会歧视他群——似乎意味著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符合“人之常情”或“社会现实”,所以可以“理解”。
这方面最典型也最轰动的例子之一,应属不久前教育部长马智礼为大学预科班土著录取固打辩护的说词。且不说马部长涉嫌胡乱指控或夸大民间业界歧视土著,即便有关歧视真的存在,也应是官民两方携手另外解决的问题,而非拿其来合理化一歧视性政策,如此即等于政府公然与民间“比烂”了。
实际上,不仅马智礼,连一些华人本身,有时候也会借各种华人如何歧视友族的个案来为政府的歧视性政策说项、援颊。某些还刻意渲染所谓“华人沙文主义”——包括华社对华文和华教的热爱及坚持,以其来合理化官方的文化或宗教单元化政策,大有“你做初一”,对方自然有权“做十五”的意思。
从公民角度探讨政策
甭说,除了前文已提的民间个案诚不能拿来与会产生宏观、彻底、久远影响的政策等同而论之外,其实任何政府的歧视性政策,伤害的往往并非只是受歧视群体,而是整个社会,况且也是国家整体的耻辱——除非人们根本不知羞耻为何物。
国人应该反对任何歧视性行为,尤其影响重大的歧视性政策,不是因为有关政策不利于哪个群体,而是因为歧视本身就是不对、不法、不健康的。如果民间的歧视属错误,那政府更应避免歧视,否则政府的正当性就打折了。
总之,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发生的各种课题,不论是关系族群、教育、经济、文化或宗教,若是源于有问题的政策,本就应当不分你我从公民角度来探讨、协商、解决,而非动辄即把其转化成某族vs某族,或某教vs某教,还恣意指控、抨击谁是“敌人”、“内奸”、“叛徒”之类。
从此番爪夷文书法教学课题中,或许最可印证的是:本国人最缺乏的还是正正经经的公民教育。培养不出能认知、理解、遵从普世价值,从个体、人权、法律、民主、科学等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现代公民,恐怕才是本国教育最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