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古当眼下的污染,甭说全面处理,如何严密监督,一时之间,也不容易。灵光一闪,有了,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及环境部长杨美盈说:交由当地的工厂领养学校。所谓领养嘛,目前所指,其实是“提供气体监测仪”。
何解?部长解释,这么做,旨在确保校方得以直接读取气体之指数云云。但是,怎么读取呢?部长透露,将有培训,指导教师如何操作。发展至此,事情显然越来越有趣了,老师操作气体监测仪?说是这样,不知标准作业,如何安排?
配给的监测仪,到底可以测得何种气体,暂且不论;要知道,气体是会流动的。今时的指数,只是此刻的。再过一阵,吹一阵风,下一场雨,情况可能大逆转。那么,既然老师遵令细读,是否也要早上、下午、夜晚,各读一次?
设想监测仪每校只有一个配额,每日皆需测试三次,每次三回,取其平均数;老师轮值,要有三班。每班一人,若是学校大型,自然不成问题;换著是小型甚至是微型,人手捉襟见肘,思之自明,迨无异议。
好了,指数读了,必然需要一一记录。然后呢?是否需要发布大小组群,敬告家长和学生?万一监测仪所示确实严重超标,校长是否可以当机立断,宣布放假;还是需要静待变化,请示顶头的教育部和关键的环境部,再作定夺?
一旦正式关闭学校,那么,请问部长,置放在学校的气体监测仪,是不是应该任由老师冒著n种风险,继续读取?若是,万一执行任务途中,有所不测,该怎么算计?若非,学校怎么知道空气已经正常,可以回校安全上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