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在商场被房地产代理拉住,介绍其销售的发展计划,一个于焦赖区,与某小学毗邻,有数栋55层楼,共3600套住宅单位的发展计划。当下的思考是3600个单位,每单位两部汽车,那表示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共有7000部左右的车子要进出,便随口问如何解决交通流量的问题,“这个你放心,我们这个计划有三个出口,不会有塞车的问题”年轻的代理这么回答。
当下笑笑,接过传单就走开了,心中嘀咕没说出口是,三个出入口,却只能通到两条主要干道,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不是吗?这几年吉隆坡区的开发案不断地推陈出新,大楼一栋比一栋更高,设施一个比一个更多(有者更号称有超过30种不同的设施),价钱当然也一个比一个贵。以旧巴生路为例,近十年内完工的房产数量至少超过6000个单位,却仍然是房地产的一级战区,却又有多少人思考这种毫无限制的发展后,未来该如何解决人流、车流的问题?
难以减少汽车数量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高人口密度城市在资源如能源、道路、公共设施等的管理与使用比起低人口密度的郊区/乡村更有效率,只是其前提是需要完整的规划与配套,而吉隆坡目前这种每个月都有新建设计划推出,每星期都可以找到发展商为了招揽客人的大吃会、嘉年华会等活动,让人不禁的反思今天这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已经走向失控。
人口数量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指标,一个城市规模越大,人口数量就越高,人口移动问题是一个大型都会区首要解决的问题。早在敦马上次当首相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吉隆坡发展的庞大人口流动量会为都市中心带来无法处理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借由98年共和联邦运动会之势,整体规划了布城和赛城,将行政功能转移到南部的布城,有计划的让吉隆坡往南部扩张,减缓市中心的压力。
这种扩张是都市发展必经之路,支援整个发展所需要的就是交通系统的革新。配合98年的盛会,国内规划了系列现代的捷运系统和电动火车计划,只是相关计划遇到当年的经济风暴,在完成第一阶段后停摆了近二十年才重新启动,如今吉隆坡的整体交通情况已经非常恶劣,塞车成为在这个城市生活必然存在的一部分。
要如何打破这个交通困境?其实大家都知道减少汽车数量与推动公共交通是这座城市的解套,只是在整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提下,很多人都认为减少汽车数量是缘木求鱼,否则就不会有今天一户四五部车子的局面,或许未来飞行车的出现,会为我们带来新的解套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