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教育部长马智礼宣布黑色与白色校鞋共存的政策后,引来了一连串的白鞋黑袜、黑鞋白袜、黑鞋黑袜、白鞋白袜的口水争议;政府推动禁烟区法令后,掀起了一阵禁烟标识的大小尺寸和当中的香烟图案该向左还是向右的口水争议;高楼承包商在测试灯光,却导致十字架与“王”字的争吵。连串的事件,到底重点在哪里却也因此被模糊了。
学校服装规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如何是整齐、干净的服饰即可,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其实黑色白色就不该是重点所在不是吗?只是在现行的社会仍然希望学校对学生服饰有所规定,却最终就是导致没人关注孩子是否端庄干净,反而纠结是否符合规定,让不少国外友人问我,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否还有很浓厚的军事教育色彩,无奈。
关注无意义形式
禁烟标识的目的是让民众知道此地为禁烟区,只要是能够一目了然,尺寸和向左、向右根本就不需要特别在意,这让人不禁想起几年前陆路交通局用尺根据法规精准度量以取缔违规车牌的事件,这两件事同样的就是从根本搞错了重点,清楚看到,明确表达所要表达的资讯就好,再多就是形式主义了。
十字架与“王”字的灯光争议更是无妄之灾,承包商只是在一个毫无意义的晚上,做一个简单的灯光测试,却陷入十字架的口水,让人不解的是相关单位最后竟然还去澄清是“王”不是十字架,他们到底为何还要做这种毫无意义的澄清?如果十字架不是一个刻意的结果,难道“王”字是事先计划好的效果?请搞清楚重点!
媒体在报导相关事件时,应该展现媒体该有的专业,到目前为止媒体在许多公共议题的讨论上仍扮演主导者的角色,稍微不小心就会让民众走向错误的方向,进行无谓的讨论。希盟执政至今除了上述事件外,还有废除死刑、取消低年级考试、承认统考等课题已经形成整个社会的分裂,媒体应该负起第四权的责任与道义,引导群众往正确的方向思考。
目前看来,陆续有来的还包括防止浪费食物法令、青少年宵禁令等大胆的政策方向,前者的重点在于如何降低食物浪费的现况,后者为的是希望减少青少年染毒的问题。只是这类政策都需要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才能有效的推动,且绝不能坠入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讨论,否则就是如同过往的一连串模糊焦点,搞不清楚重点,纯粹口水战的无聊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