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帮我看看,石头还在吗?”他躺在诊间床上,担心地又提醒了我一下。
如果扫描证实有肾结石,那应该是他第三次发作了。这次因为又有尿血,他马上跑来给我做超音波扫瞄。这也是我第一次见他,之前都在大医院处理。不过我很惊讶的是,他完全没有一般对于预防肾结石的常识,医生每次都是拿掉了结石就给他住院,并没有给他适当的科普教育。
他还吃著有利尿作用的高血压药而造成尿酸偏高,尿酸高当然是造成肾结石的元凶之一。我花了点时间跟他解释正确的饮食控制,以及尿酸、草酸、钙质和结石的关系。我换掉了他的高血压药,幸好石头还不太大,可以药物治疗。我在想,我们医生难道应该只是治病,只负责拿掉结石,其他预防相关的卫教都不重要吗?
两千五百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许多行医多年的医生对医学的基本了解就是医学是治病的。可是我在国内外的医院待的这几年里,却深刻体会到,医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健康。
预防胜于治疗
大家都听过预防胜于治疗,但是,真正照顾身体的病人不多,真正关心这个课题的医生也太少。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生病了才来救治,所花的时间,金钱会更多,更重要的是所承受的痛苦以及社会成本,是无可估量的。而且很多时候,病即便治好了,也是一个得过病的人。任何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使病人恢复到得病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医生应该是不让人得病。
每当回想起以前在医院里,被我宣告死亡的病人家属那无助哀伤的表情,或者被我告知已得末期癌症病人那空洞的眼神,我都会有点沮丧。尤其是当重症病人的化验报告必需要马上出来,才能立刻把他从鬼门关外救出来时,你却被通知报告要几天之后才能有结果,心中是充满了无力感的。因为身为医生什么也不能做,多多少少会有点愧疚。其实如果这些病人早点被诊断出来,结局就会不同。
这几年投身预防医学后发现,大部份大马人健康意识还可以,就是友族比较不注重一点,他们觉得只要有事,政府医院可以为他们承担一切。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会白白多花掉很多我们纳税人的钱是另一回事,更大的问题是医院医生常常已经无力回天。
此外,医疗人员注重预防医学这一块的人太少了,我心中理想的预防保健医学,应该结合中医宏观、哲学、整体的观念加上西医先进的仪器,让健康不变成亚健康,亚健康不变成小病,小病不变成大病。使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发病率下降,使得大家寿命更能大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