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过滤者,就是透过一种有孔的器具,把细或较幼的东西漏下去,粗或体积较大的东西留下。比如说喝茶的时候,我们把茶叶过滤掉,把留下的茶水供慢慢品用,这就是筛选的动作,把不需要的留下,要享用的(茶水)经过滤后将之使用,这是过滤的方法之一。而另一种过滤法,则有如早期采锡矿时的洗琉琅。
在马来西亚,它是一种简单的采锡矿的方式。“琉琅”是一种有琢孔底部平坦如锅的特制手握器皿,将砂石及锡米混杂的石砾置入其中,在水面上用力倾斜转动,石砾随震荡离去后,遗留在琉琅内的便是锡米了。这是“去芜存菁”的过滤方法。
以上两种过滤方法在观念上是有差别的。经一番过滤之后而存留在筛上的,可以是好东西,也可以是即将被抛弃的废料。换句话说,它可以是有用的,也可以是没用的东西,全看你要过滤的是什么。
人世间之事,亦是如此:招聘或筛选人员时,我们要过滤的是透过某特定程序将不合格的申请者分隔淘汰,把好的人员留下来最后予以聘用,意即存留下来的会是“菁”。而我们若要喝好咖啡,则是把咖啡精华透过传统过滤法抽取,遗留在筛的咖啡残渣则准备抛弃。
“选人不选党”
大选的时候,选民聆听各政党代表侃侃而谈,莫不也是在作过滤筛选的动作。因为听了众多政见,选民要喝的(过滤后可以接受的),是那香醇的咖啡汁,而不是那残留的咖啡渣,不可以不论是非好坏皆照单全收。而那些剩下的,才叫作“好咖啡”(可依赖的民意代表)。这是自由民主社会中,人们应该秉持的态度,叫作“选人不选党”。而在一些大是大非的情况下,过滤程序与方式,也有特殊方式去处理的。当国家到了水深火热、人民面对历经多次大选、腐败政权仍屹立不倒时,在兴起对两线制观的管理下,人民则要看国家整体情况、作一些重要抉择了。
此时人们的目光与角度宜放远、放大。这时候,“选党不选人”则有所必要了。
民国初期、北伐之后,中国大陆产生了国(国民党)共(共产党)对抗的局面。然而,一旦发生了日侵事件后,同属“自己国人”的国、共双方仍须摒弃各自之成见,双方言及枪口一致对外,这才能有八年抗战的胜利。而另一厢,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痛定思痛之后,作了极大的政治思维上之改革,喊出了“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的决心,全民打拼才造就了后来的“台湾奇迹”。如今的台湾人民,终于有了政权两线制度,它彻底展现了人民的力量,以及可以筛选心属政党的权利。
目前的台湾两线制雏形或还看不出其具体功效,但人民的力量尊严已逐渐显现,不论哪一个政党,都必须“以民为主”,政府成为民之佣仆则指日可待。同样的,我国大选将届,今时今日人民再度面对同样的“过滤”与“筛选”之重要时刻。
要去芜存菁,还是去菁存芜,你的选择,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