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电影节自80年代成立以来,其宗旨是为了协助本地电影的发展,并且推广予国内外人士了解,加强国内电影的交流。而本地中文电影2010年以后开始蓬勃发展,《初恋红豆冰》不但成了具里程碑的一部中文电影,使得国家电影发展局重新检讨国家电影的定义,并为后来掀起了一波拍摄本地中文电影的风潮,吹起了号角。
本地国语电影长期以来受到政策与电影发展局的扶持发展,如果说2011年最佳非国语电影的设立,还能够解读成为一种对较为弱势的非国语电影变相的保护。此次多个非国语奖项的设立,就是一种可以将种族隔离的意味带入电影节中的过程(虽然后来被取消,转而以最佳国语电影取代)。
但最佳国语电影与最佳马来西亚电影的互别苗头,让人疑惑,什么时候国语跟马来西亚的关系这样的疏离?此外,多位电影人士举著“维护国语”的大旗,却做著分裂国民之事,让人们担忧种族隔离的影子再次盘旋在电影圈当中。
多元文化、多语言,一直是马来西亚的骄傲与生活方式,但为什么拍摄进入电影里面,却变成了一种错误?这样的区分,不但对本地电影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更是一种将政治议程带入电影产业发展。应该将电影节成为众多导演互相交流,并且将作品比较的一个平台,共同的起跑线,才能够表现出电影的价值。
当政府与相关人士将近年来本地电影发展开始顺利起步的过程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批马来西亚出生的导演,能够在海外发展的很好,例如在海外知名的蔡明亮导演、拍摄出《招魂》(Conjuring)的温子仁导演等。本地电影人选择在大马这一对电影创作不友善的环境呆了下来,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受到限制打压。与其纠结在电影要使用多少马来文的问题上,不如一起来讨论如何让本地电影更加的蓬勃,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与资源来支持更实际。
是时候将电影议题回到电影本身。对观众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语言,并不具任何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其题材、宣传等,语言的限制不但不会对本地电影的发展起任何帮助,相反的,是一种对电影产业发展的干涉。别忘了,当电影节在纷纷扰扰的同时,身为观众的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力,或电影节改变,或让我们唾弃马来西亚电影节,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