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柔佛州苏丹依布拉欣表示,大马伊斯兰发展局(Jakim),有必要解释,为何该局每年需要高达10亿令吉的拨款。他也提及,要在下一次马来统治者会议,要求该局解释。(见《东方日报》12月28日)。
为何伊斯兰发展局需那么多的拨款?它其实就是伊斯兰化政策的产品,而伊斯兰化进程,主要集中于1980年代之后。
历史地看,早在1959年大选中,由于伊斯兰党在吉兰丹与登嘉楼2州取得州政权,这个伊斯兰化竞赛已开始;只是,并不激烈,且伊党在当年取得2州政权,主因之一在于伊党为2州的贫苦农民、渔民等争取权益,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惟自1970年代全球兴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后,特别是在1980年代,安华加入巫统后,这个竞赛才更趋激烈。如1983年出台伊斯兰银行法;1984年出台伊斯兰保险法;1985年组成伊斯兰军团,伊斯兰国际大学等,而伊斯兰发展局则设立于1997年。1998年时,也成立了大马伊斯兰教法司法局(JKSM)等。
2001年9月29日,马哈迪宣布大马已是个伊斯兰国时,这个竞赛便达到了一个高潮。民主选举有时不但会引发民粹,也会引发教粹主义,这是民主吊诡的一面。它也显示,人民素质决定民主是优质还是劣质。若巫统受到挑战,则会剑走偏铎。
塑造穆斯林信仰
伊斯兰发展局需要这么多的拨款(2015年预算案约8亿多,2016年则为7亿多);其拨款甚至比原产部的6.5亿与外交部的7.1亿还高,也与过度集权有关。
法理上,大马是个联邦制国家,可中央政府在行政财政与立法上,均享有过高的权力,而这中央集权,又集中表现于首相署,如在2016年预算案中,首相署拨款为203亿,仅次于教育部(413亿),财政部(322亿)与卫生部(230亿令吉)。首相署里不但机构庞大多样,人员也高达好几万人。这也强化了权力的个人化。
至于伊斯兰发展局,其工作内容则是旨在塑造与维持本国穆斯林的信仰与思想符合巫统政权正统教义,以免教徒脱轨。伸言之,除了要保证巫统史观外,也要保证巫统的伊斯兰观。为此,当然就要垄断伊斯兰的诠释权,伊斯兰发展局及其分属机构如大马伊斯兰理解研究院便要通过各种管道,如在星期五在清真寺的讲道中指定讲道内容,同时也说明政府对某类有关课题的正统观,如有关恐怖主义。纳吉政权也在宣扬中道。
州政府掌伊教事务
大体上,伊斯兰发展局也监督穆斯林的信仰与活动,若发现有出轨倾向,如所谓的“迷途教义”,便会出面把出轨者引入官方所定义的正途。
伊斯兰发展局也宣称,它有义务护卫穆斯林信仰的纯正性,故得把自由主义、多元主义、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行为,甚至是什叶派排除于穆斯林信仰。在信息多元多样化的当代,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当然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才可能保住巫统界定的巫统伊斯兰观。
在东南亚包括印尼、大马等国,主要是信仰逊尼派中的4大教法学派的沙菲仪教法学派。巫统与伊斯兰党也同属这一派;只是,权力斗争也会引发不同的诠释。在大马,伊斯兰事务主要归于州政权所管,惟多限于婚姻、离婚、继承财产范围;之外的事务,如银行金融,则归属中央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