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政客总是相信选民是不理性的,所以才不选择其政党,而去投那“问题多多”的敌对党或政治联盟的票,害得其人马输掉。也许,的确有一些选民真的不是那么“清醒”,所以才容易被所谓“廉价”、“煽情”、“虚假”的政治宣传所“蒙蔽”、“误导”、“蛊惑”等。惟若有关政客总是如此“自我正确”,轻易看扁、看低选民的分析力和自主性,恐怕前景堪忧。
事实上,不是所有选民都如政客以为的“懵懵懂懂”地被其政敌“拐带”了,而关键更在于其自家候选人、政党或政治联盟的问题更多、更严重,甚至更匪夷所思,选民从宏观大局著想,经一番盘算,还是选择了其敌对者或竞争者。某些政治理想主义者或觉得选民如此挑“比较不烂”的很“不正确”、“不上道”、“不纯粹”,惟难道有可能等到圣人出世才来做选择?
政客从本身角度和立场出发,也许总觉得自家没啥问题,或者敌方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实在难以理解选民的决定,这本也算是挺“自然”的事,多少可以“同理”。不过,急于认定选民堕入非理性,包括动辄贬低其人为敌对党的“死忠粉丝”,这种态度,恐怕也不见得有多少“理性”。一味抱著如此态度来看待输赢,往往就会一败再败——败在不知自我检讨而轻易怪罪他人。
对于精明的选民来说,不知自我审视、检讨、纠正和奋进,光懂得挑政敌痛脚大作文章,或动员御用文胆,甚至媒体来给自家化妆、给对手补枪的政党,显然是“前途无亮”的,尤其若这政党还是理应享有更大权力和权能的“执政党”的话。毕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人们对它的期望、衡量或批判也就更加严格、乃至苛刻。若其无法表现的话,选民“移情别恋”乃相当合理的事,如此反应,一点都没“不理性”。
质言之,今天某些时评家、社团领导和媒体人,有意或无意地呼吁、鼓吹多把监督和批判角度对准在野党,这当然也有其意义,惟若太明显地“放过”或“回避”执政者,对在野者或相对在野者则尽情曝光、大事鞭挞,反而是有点“不靠谱”,难怪其公信力会逐渐下滑,甚至被民众唾弃。很典型的是:这些人之中,有的被杯葛或漠视后,也会赖民众“不理性”。总之,责怪他人“不理性”,往往是某些人纵容本身“不自省”的烂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