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总周二公布的《西马半岛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华小调查报告》,半岛有14所华小因学生人数少于10人而成为超微型华小;还有多达213所微型华小预计未来5年的学生来源会相继减少,令人担心这些华小极可能面对临停办的危机;仅有30所华小预计在未来5年学生人数会增加,有100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情况稳定。
综合各校的情况,华小逐年减少是有其原因的,包括地方上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有限,年轻人外流,以及部份华小因附近正有其他华小,学生来源遭分散所致。
根据上述的情况,华小的发展前途堪忧,而且教长也指出356所华小中,有多达314所华小有非华裔学生就读,当中有5所华小的学生全是非华人,而非华裔学生超过学生人数50%的约有64所,若就目前新生报读情况,明年将有26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清一色是非华裔学生,另有高达53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中,非华裔学生比华裔学生多。
照此情况来看,对没有华裔学生来源的华小,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或许可“保住”有关华小,让学校继续办下去。但若华小必须依靠非华裔学生才能生存,成为“变相华小”,会不会失去母语教育的意义,它的教学主要媒介语又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正视的问题。
华人办教育是有教无类,不分种族性别,都欢迎到华校就读,根本不是坏事,一些非华裔的家长知道华校校风良好,纪律严,同时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他们都乐意把孩子送进华小求学,不但可多掌握多一种语文,而且还能促进对中华文化与华人传统美德的了解,彼此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加强国民的团结。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叶娟呈出席加影育华中学新学年开学礼后,针对一些微型华小面对学生来源问题,只靠友族来维持的课题,她认为所有马来西亚的学生都有权到任何一间学校求学,因此不该区分微型华小是否有华裔或非华裔学生。她说一所学校有各族群学生就读是一件好事,才能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也是较健康的情况。
据了解,距离太平约40公里的峇都古劳日莱培华华小,全校34名学生都是友族,今年有7名新生,也是巫裔。
培华华小董事长陈子刚受询告知,半个世纪前,当地有不少华裔人口,从事割胶、杂货、收购土产及栽缝店等,后来年轻人外流,如今只剩约10户华裔家庭,且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他说:“为了延续华小的寿命,只能招收友族学生,由于同学都是巫裔,所以也以国语交谈,我鼓励学生以华语交谈,让华语有进步,因此,学生如今懂得基本华语,家长也很开通,还鼓励孩子来他所开的杂货店时要以华语与他交谈。”
华小被友族认同,这是华文教育之光,但教总却点出两个隐忧,第一华小非华裔生过多,导致教学上的困难,包括学校失去学习华文的理想环境,甚至出现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间使用国文交谈现象,直接影响华裔学生的华文掌握能力,其次是非华裔学生无法掌握华语华文,不但使他们面对学习困难,也间接导致学校的整体成绩受到影响。
我想教总的忧虑并不是问题,那只是教学的技术问题,我们借镜他国教学方法可以克服,我们不也常说:“世上没难事,只怕有心人”吗?怕只怕教育部把纯非巫裔就读的华小改为“国小”,这不得不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