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中长辈不对孩童谈政治。逢上大选,小孩没机会出席政治演讲,没机会见识候选人沿街拜票,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只有党旗,火箭和秤砣。当时还搞不清楚何谓国阵,只约莫知道投票这玩意就是大人们选火箭,不选秤砣。
投票日的第二天早上,老人家还会紧张兮兮地张望隔篱邻舍的小孩有没有上学,探听在之前的一晚有没有发生什么暴力事件。言谈间总会细声地吐出513这数字,但也总不说明他们害怕什么。不过,对小孩来说,如果能因此赚到一天不必上学,那就是爽事了。
然后过了很多年,小孩已届中年。蕉赖的木屋区早已被铲平,有的人被分配到廉价组屋,有的人被分配到长屋(不是东马原住民那种长屋),有的人家庭成员特别多,什么都分不到。
有的人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了,有的人过著比木屋区时代更不堪的日子,而不管更富或更贫,大家似乎都发现亲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维系。或者说得武断一些,就是彼此的人情味淡了。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有的人从倒秤砣变成捧秤砣,又从捧秤砣再变回倒秤砣,摇摆了几轮。最近的家庭聚餐,我听舅公姨婆辈的亲戚聊天,连“秤砣党”这词也少人用了,大家都已经习惯改口叫国阵。而来临的大选,长辈们几乎都已拿定主意倒国阵。
但座中也有个乌龙的舅婆竟然开口问:“唔投国阵,唔通投马华咩?”原来她从来没弄明白国阵是个联盟,底下有不同的成员党,虽然她每一届大选都履行公民义务去投票。
亲戚们就笑了。可是回过头来想,这又岂能尽怪老人家。其实问题正是在我们的公仆从来没有积极地推动过正确的选民教育,别说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即使是高学历的年轻专业人士,也有不少是对政党和选举常识一问三不知的。
在没有教育之下,难道我们寄望一个人在年满廿一岁时就能够自动了解自己作为选民的权利和义务吗?他一觉睡醒就知道了选区如何划分、国州议员的职责如何界别、投票过程如何受到监督、如何杜绝作弊行为?这是不可能的。
吊诡的是,人们却好像没察觉其中不妥。结果这些攸关全民利益,本应由官方承担的工作现在都落得由民间组织如行动大马、向日葵选举教育运动、社会传播中心等来扛起。
如果你热切希望这个国家朝更民主的方向发展,那么在这一届的大选中可以做的肯定不只是投票。何不趁著这个契机,参与各地的选民教育活动、选举监督员培训,了解个人如何能够更多面地参与社会改革?不管选举结果是否如人愿,这些知识最终会让你成为更成熟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