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申请复办独中20多年的迢迢路,总算在2012年7月教育部的正式批文上看到曙光。然而,教育部没有明确关丹中华中学的独中性质,即“以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以独中统考为主”,而是不含糊地以“私立中学”应对,又含糊地以“可以考任何的考试”来解释。这种偷梁换柱做法自然引发华社不安,有悖华社意愿。看看当地华社打出的标语:50年前彭亨华社交8间独中给政府,50年后换不到一张独中分校执照?可说一语道尽历史的沧桑,华社的悲情。
如今围绕教育部批文的问题,华社内部分歧越来越大。一边是董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坚持“先厘清批文,才办校”;关丹复办独中工委会则唯恐夜长梦多,自慰聊胜于无,执意“边厘清批文,边办校”。另一边是马华向华社表功,没有也不曾典当华教;而行动党则在向华社许诺,若民联执政中央立即批准关丹办独中。一时之间,批文风波在华社沸沸扬扬,然而独中在关丹还是连影子也没有。
应该说,董总在批文问题上的敏锐和坚持值得肯定。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因为教育部批文的模糊,导致关丹中华中学可能被扭曲为“变种独中”,甚至“马来文独中”,恐怕不是华社各造任何一方的初衷。彭亨华社即便对独中望眼欲穿,大概也不会贪图眼前便宜,更不能将错就错,留下日后的遗憾。或人所谓华人讲究现实,但也不能没有原则。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族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华社生存命脉文化香火的延续保障,不是仅仅要求华裔子弟能讲几句华语,能够与人沟通,能够找工作谋生计那么简单。
说到底,华社各方对于批文的认识并无分歧,均认为批文有瑕疵,对批文的内容不满意。既然在申办独中道路上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为何如今在争取厘清批文问题上不能再次握手?其实,政府亦明了华教是华社的底线,在华教课题上已经明显有所松动,已有的批文即是明证。更何况,据称教育部已经著手处理吉隆坡中华独中申请修改批文一事。这真是三跪九叩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
因此,华社各方精诚团结,戮力同心,促请教育部早日厘清或修改批文,明确关丹中华独中的性质与地位,才是当务之急!
无妨说,关丹独中是一块试金石,关丹中华中学能否最终办成为一所众望所归的真正独中,不仅考验政府对华教华社的诚意、承诺与效率,也考验华社对待华教问题的精诚、团结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