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全盘打乱了他的人生计划!不幸患上骨髓肌肉肿瘤,现年30岁的邱炜杰,原是准备放手一搏拼事业的大好青年,然而如今他却成为医院化疗部的常客,苦叹现在只要一听到“入院”,都会心头一颤,充作医药费的家中积蓄更近乎耗尽!
孝顺的邱炜杰,原在居家布置领域工作,随著工作时长和压力倍增,加上父母年迈仍在夜市做生意,让他于心不忍,因此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回家协助父母开拓生意。但好景不在,就在邱炜杰计划为父母事业开拓更多销售渠道时,一场严重疾病正悄然靠近。
经过多次化疗,邱炜杰的左小腿仍持续出现细菌感染和肿胀,如今肉瘤已肿大至50公分左右,骨科医生因此建议他截肢,但因创业需要一步一脚印,他需要健全的双足,因此他坚持不接受截肢建议,一心期盼能保住双腿,也保住生命,因而萌起了到国外治疗的念头。
邱炜杰如今因行动不便,无法回到自己的住家养病,所幸获得华友花园的天玉堂协助,腾出一间小房让他暂住,并照顾他的起居生活。
邱炜杰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自他患病以来,对于卫生清洁的要求是格外谨慎,为了避免细菌感染,所以每次得历时一小时煎熬的清洗过程,且要用心把患处的积血和坏死组织挑走,并在寺庙人员协助下,再将肉瘤患处包扎起来。
他叙述病情初发,是在2019年4月杪,当时到外州送货的他,左小腿因异常疼痛一夜间肿成“象腿”穿不下鞋,也走不了路,赶回首都后立即前往安邦医院,检查后初诊为细菌感染,间中他也接受了中医针灸,但医疗均不见效,直至亲友引荐求医柔州一位专科医生,其抗生素疗程才首度消肿。
“经医生连日注射抗生素后,肿胀处一度爆开出现伤口,甚至流出带有腐臭味的黑色血液,紧接持续一个月施打抗生素和口服药物,那是我第一次腿部消肿,恢复行走自如。”
然而仅维持了半年,回归工作的邱炜杰去年卫塞节时腿部又再次肿胀,而且疼痛感更为剧烈,以致下半身动弹不得。
送入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血管爆裂,进行手术时,从小腿部移除了重达1公升的淤血及坏死肌肉组织。经过一番治疗,当时患处是二度消肿,可同样维持数月后又再次肿胀起来。
他说,先前动刀的医生表示,经检测发现其左小腿第三度肿胀与血管无关,于是把他转交给骨科跟进,然而骨科医生却建议他截掉左腿,让他万念俱灰。
坚毅的邱炜杰向院方表示,希望自己能保住左脚的意愿,而骨科医生唯有给他另一选择,就是接受化疗。
他很感激,自转到化疗部后,该部医务人员十分尊重他想保住左腿的心愿,还为他设下条件,除非化疗无效、病患自行放弃或患处流血不止危急生命,否则不会采取切除左腿的手术。
他说,首阶段6次化疗已于去年完成,不仅控制住小腿持续肿胀,还让他能顺畅步行。
然而后来医生却发现,他的肺部又因病况受到感染,所以展开第二阶段第一次化疗时,医生加重了剂量,岂料还是受到细菌感染,结果昏迷在医院逾一周,以致他出院后,第二阶段后续化疗疗程,一直暂延至今。
两间庙宇发起一次性筹款助缓解燃眉之急
邱炜杰的母亲林丽玉(56岁)表示,接受化疗时期,儿子不止变得体虚,在家中还需注射其它药剂;为能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当时她决定让儿子住进疗养院。
然而疗养院耗费不菲,每日收费300令吉,幸而当时得到蕉赖活佛宫协助,发起一次性的募款,筹集的2万多令吉,都用在了疗养院开销上。
“住了一年情况好转,我们就把他接出疗养院,然后腾出空间让他暂住的天玉堂也发起另一波募款,筹集近4万令吉作为他之后的治疗费用。”
她说,邱炜杰患病后,单是药物和清洗伤口材料等一个月开销就近乎3000令吉,每周起码需复诊一次,而情况较差时,一周还可能需复诊3次,每次复诊费用从200令吉起跳。
她表示,他们夫妇俩是在夜市摆摊做生意的,受疫情影响已近两年没稳定收入,而儿子患病第一年,家中一万多令吉积蓄也已用尽,若非得到两间庙宇帮助,根本就无力支撑下去。
她也特别感谢,行动党蕉赖国会议员陈国伟和其团队,在治疗过程给了他们一家人很多帮助及意见,包括替邱炜杰安排了一次私人医院免费的断层CT扫瞄和照X光检查。
为人父母但求儿女健全,林丽玉及丈夫邱再兴(61岁)也不例外,他们全心全意支持邱炜杰想保住左腿的意志,患病这段时期他们更跑遍了国内多个州属政府和私人医院,任何中西医治疗或药物机会都不排斥。
邱炜杰一心期望能筹到款项飞到台湾治疗,以求一劳永逸根治缠身疾病,父母也是无任支持,不过他们估计,海外医疗费可能需要80万令吉。
纵然当局防疫政策放宽,邱再兴和林丽玉还是没返回夜市开档做生意,是因担心不慎感染新冠肺炎的话,那么对于照顾邱炜杰的情况,只会是雪上加霜,因此上述款项的筹募可说还未有任何进度。
期盼医好疾病 帮助更多人
邱炜杰是个乐观健谈的青年,访谈间不时打趣说自己的左脚是“猪脚”,然而叫人心疼的是,医院如今仿佛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如今害怕“回家”,甚至只要听到“入院”、“复诊”等字眼,心头就会一颤,感到紧张。
他回忆起生病前,帮助父母开拓事业的那段时光,指父母贩售的是家中独门配方的乌达(Otak-otak),若只在当地夜市售卖太可惜了,所以他才决定向父母拿货,亲力亲为运送,以将乌达贩售到各州市的美食展去。
他说,假如没有患病,可能他已经在印尼开设乌达厂批量生产,并且开拓海外销路,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他表示,之所以当初不欣然接受骨科医生的截肢建议,也是创业需要一步一脚印的,他需要健全的双足,而且他也体会到了病患者的不易,唯有治好自己的脚,才能照顾好父母及帮助更多的人。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可在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账的收款人参考资料(KHOO WEI JIE)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2120)或英文名字,再把转账单据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个案编号或英文姓名(2120 KHOO WEI JIE),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
捐款人也受促在电邮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