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一种使命而生:
去见证
那些伟大的秘密。
如今我已看过
生与死,我知道
对于黑暗的本性
这些是证据
不是秘密
——露伊丝葛绿珂《阿勒山·登场歌》
“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于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把奖颁给了露伊丝葛绿珂(Louise Gluck)。
很少诗人可以得到这个文学界最高荣耀奖项,女诗人更少。然而最近两年,除了停办的2019年,2018年和2020年都颁给了女诗人。2018得奖的是波兰女诗人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不过她除了写诗也写小说。2020年,露伊丝居然压倒了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得了奖。
是因为这个纷乱的年代,我们需要诗篇吗?
这个在2015年,领著美国国家人文奖被奥巴马拥抱亲吻的女诗人,得奖后的感想居然是,自己不会有任何朋友了!因为她的朋友都是作家。
在这个纷扰的年代,读诗,不少人会嚷,哎呀,读不下去,因为日常烦恼如丝絮,静不下心来,无意境可言。一年伊始,在家跨年的我们,互送贺语,看著卫生部发出的确诊报告,心知肚明,未来的道路更严峻。
露伊丝的诗歌是重锤式的跷跷板,一边是死亡一边是生存。她最著名的诗篇《野鸢尾》(Wild Iris)是代表作:
我痛苦的尽头
有一扇门
你听我说:你名之为死的
我记得
头顶上有噪音,松枝摇曳
一切归零。衰弱的太阳
在干燥地表闪动
活著
很恐怖,当意识
埋入黑暗地底
一切就过去了——你的
畏惧:担心化为幽灵
无法说话,草草结束了,僵硬的
泥土稍微凹陷;以及乱窜在灌木丛
我误以为是飞鸟的,什么
不记得曾经穿越过另一个世界的
你啊,让我告诉你
我又能说话了;一切自湮没
回来的,回来
为寻找发声
自我生命中央喷出
一柱泉涌,郁郁的深蓝
投影在碧蓝海蓝
野鸢尾这种花,在四季的国度,春夏天,野花般的生机勃勃,漫山遍野都是。
《野鸢尾》是露伊丝在1992年发表的诗集,这本书后来得了普利兹文学奖。沉重的笔触,一句句都是重量级,像口味浓烈的Espresso咖啡,在这个萎靡氛围的年头,足以提神。
“宁静面对宁静,淡漠面对淡漠,活下来,活在地下。死去的,不做挣扎地死去。”
我们接下来应该是更多生与死的习题要经历,有段关于露伊丝诗歌的评语,非常到位:“露伊丝葛绿珂的诗歌犹如小刀,在沉默的黑暗中,闪烁出银色光亮。她不回避沉重的主题,对她来说,死亡并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个缓慢、反复的过程,诗人如是说:‘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77岁的老太太,独居,人生充满伤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童年时被姐姐早逝的忧伤笼罩著,她未曾见过姐姐,但出生即感受著她离世的伤痛。青春期她有厌食症,精神失衡,在7年的心理辅导疗程中,她开始写作,成了她日后最好的救赎良药。
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在耶鲁大学教授英文,露伊丝一直都是很有个性的女性,她的伤悲苦痛喜乐,都在她十多本诗集里记载著。
《野鸢尾》的经典,在于诚实,以及无畏,用大量的野花来作为诗歌的标题,也有祈祷诗篇,都是露伊丝和自己,和神明的对话。老太太现在棱角分明,这本写在中年全盛时期的诗歌,更是气场十足。
要一点强势,黑暗中的小刀,在未知的2021年徐徐前行,何不在书桌旁放一盆《野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