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13日讯)中国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周四于广州南沙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就《中国新冠防控策略及疫苗研发》作主旨报告,表示达到群体免疫的一种方式是大规模的疫苗接种,需要2至3年时间的全球合作。
锺南山强调在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目前除了加紧研发对抗变种病毒株的疫苗外,越快进行疫苗群体接种,就会有越少新变种病毒株出现,有助建立群体免疫。
中新社报导,钟南山指出,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疫苗接种率与疫苗保护率(即接种后多大比例不会再感染)和病毒可复制指数(又称R0,衡量病毒传播速率的重要指数)有关。中国实际测算的R0指数为2.4,低于世界平均的2.66;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疫苗保护率能达到比较理想的80%,中国也需要72.9%的接种率才能达成群体免疫。
钟南山表示,根据各地测算的R0指数不同,要达成群体免疫,假设疫苗的保护率是70%,全球需要89.2%的疫苗接种率,中国需要83.3%,亚洲需要80.2%,欧洲则需要96.2%;假设疫苗的保护率是80%,全球需要78%的疫苗接种率,中国需要72.9%,亚洲需要70.2%,欧洲则需要84.2%。
钟南山与亚洲科学家分享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和疫苗接种经验和现状时介绍,目前,中国疫苗接种数在全球领先,但接种率仅在23%左右,落后于以色列、阿联酋、英国、美国等国家。他呼吁,大家应尽快通过疫苗接种达成群体免疫,削减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钟南山还提醒,当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经历新一轮暴发,新增病例数每天逾30万例,位居世界第一,且发现多个变种毒株,引发全球关注。近期印度输入中国24例确诊病例,也应引起关注。
此外,钟南山认为,平衡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是当前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问题,需要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