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19日讯)中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近日有民众投诉,当地许多农田水利设施疑是豆腐渣工程,政府花费逾5700万元人民币(约3608万令吉)修建,但大多是烂尾工程,过了近3年仍不能使用,沦为摆设。
据央视财经客户端上周六报导,在河南省有“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称的鹿邑县,眼下正是小麦抽穗的关键时节,但在该县任集乡田楼村的乡间道路旁,一座座白底红棚的灌溉设施格外显眼,白色的箱体里是配电箱和计量设施,箱子下方就是抽水灌溉的机井,但设施却完全不能用。
该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近日接到多地群众反映,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派不上用场,要么是半拉子工程、要么就是摆设,还占地方。
当地村民说,2019年,工程队到村里修建了这批水利设施,说是智能灌溉系统,建好后只要刷卡就可以出水。但工程人员撤走后,小箱子却始终没通上电,成了摆设。村民只好自己拉电线给潜水泵通电抽水浇地,导致农地随处可见电缆,或挂在树上,存在安全隐患。
央视记者走访任集乡的代庄、田楼、邓庄等3个村庄,发现近50多处这样的灌溉设施都没有通电。
有村民表示,由于自己的地块离家太远,不方便从屋里拉电线,他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约1266令吉),购买了发电机和潜水泵,成为村里第一个用柴油发电机打水灌溉的人。他感慨说,村里每隔三五年就会有灌溉工程的开发建设项目,但十多年来灌溉方式却一直没发生根本改变。
报导称,根据鹿邑县人民政府官网上《关于印发鹿邑县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项目总投资有5700万元人民币。按要求,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工程3个月就要完成。但如今将近3年时间过去了,现场还是半拉子工程。
另外,记者在任集乡发现,2016至2017年度修建的灌溉设施也同样没通电,因长久无法使用,配电箱上布满蜘蛛网和灰尘,围墙的水泥用手轻轻一抠就脱落,围墙里也并不是砖块,而是白色塑料泡沫。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种种问题,央视记者和当地群众先后向鹿邑县行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乡里等负责人等询问,皆无实质结果。在层层推诿下,结果究竟如何依旧扑朔迷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