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日讯)研究人员警告,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可能成为兹卡病毒的新据点,这些地区至少26亿人口面临威胁,超过全球人口的1/3。而光在印度,处于危险中的人口就占12亿。
刊登在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报告指出,这些地区目前尚未遭遇本土感染,但在气候条件配合下,大量的蚊子皆有利于兹卡病毒孳生、繁殖与散播,如同目前美国与加勒比海地区深受其扰的疫情。
由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称:“根据我们最保守的假设,处在兹卡病毒扩散地理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几个地区,依序为印度(12亿人)、中国(2亿4200万人)、印尼(1亿9700万人)、尼日利亚(1亿7900万人)、巴基斯坦(1亿6800万人)和孟加拉国(1亿6300万人)。”
研究团队应用航空旅游数据、蚊虫分布地图与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密度与健保支出的资讯,建构出流行病学的风险模型。
报告中也提到:“流行病在非洲与亚洲太平洋部分区域发生的可能性,令人特别担心,因为许多人可能容易染上兹卡病毒,而他们居住环境能预防、检测以及回报流行病的健保与人力资源有限。”
然而,这只是个理论上的可能性。专家说,26亿人的数字可能高估,因他们不知道病毒是否已经进入其中部分国家。病毒是否在这些地区扩散,取决于各该国民众是否具有免疫力的未知因素。
非洲与亚洲曾经出现零星的病例,然而研究人员无法确定病毒扩散,是否已经达到足以使民众产生免疫力的程度。另外一个未知的关键是,非洲病毒株的免疫力,是否同样可以对亚洲流行中的病毒株产生免疫力。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讲师盖瑟洛说:“如果兹卡免疫力够普遍,外来的病毒很快就会消失。另一方面,如果它进入另一个未受保护的人口群,巴西与拉美其他地区的疫情可能重演。”
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已被感染的人抵达一个未受感染的国家,被在地蚊子叮咬,病毒进入这些蚊子的体内后,一旦这些蚊子叮咬其他民众,病毒可能就会在这个国家扩散。
兹卡早在1947年就被确认,但从未被视为是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直到去年在巴西大爆发,以及这种病毒可能造成受感染孕妇产下小头症的婴儿,才引起国际社会重视。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兹卡病毒扩散是全球紧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