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在海啸后,考虑建立新的全球海啸预警机制框架,即建立全球——区域——次区域——国家4级海啸预警系统,由原来仅有的一个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区域),扩展到一个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东北大西洋与地中海共4个区域级海啸预警系统的全球海啸预警系统。
其中,澳洲、印尼及印度共同成立“印度洋海啸警报系统”(IOTWS),为28个印度洋国家提供海啸警报。印尼与德国合作成立的“德国印尼海啸警报系统”(GITEWS),去年投入运作。尽管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与海啸出现,不过已可借助预警系统迅速侦测海水变化,在海啸涌至前及时提醒沿岸民众跑往高处避难。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防灾顾问斯里瓦斯塔瓦认同设立预警机制是重大突破,可是他警告地区防灾机制与意识仍有明显漏洞,其中印尼班达亚齐设立6套警报器,可是其他地区仍未有。况且,根据专家估计,位处活跃地震带的印尼沿岸居民最多只有30分钟疏散,官方正争取把发警报时间由5分钟缩短至1分钟,但却受官僚内斗、资源错配与浪费困扰。
靠近震源预警无用
美国地质调查局太平洋科学中心海洋学研究员贾菲指,预警系统的用意是让民众有更多时间避难,对离震源较远、有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准备的国家十分有效,但对震源附近地区几乎是毫无意义,因为居民根本走避不及。即使防灾制度先进如日本,在“311”地震时依然造成庞大死伤,主要就是当局赶不及通知和安排沿海居民避难。
近20年来,一直研究区内地震和海啸的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总监西尔,也认为设置感应器只是防灾最简单一步,关键是国政府应把投放在探测仪器的资金,改为在高危地区兴建临时避难所,改善基建减少伤害或教育居民如何应对天灾和有序撤离。
科学期刊《自然》就此提出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在受重创的亚齐省对开海域在2012年曾发生8.6级地震,当时民众没按指示前往避难设施,反而争相开车逃走,造成交通大挤塞。幸好当时地震只引起小规模海啸。
国际社会在印度洋大海啸中学到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法律繁文缛节很易成为国际赈灾和重建的障碍。这10年来,亚太区至少12个国家就此作出改善,例如印尼修改有关国际社会协助应对国家紧急状况的守则;去年受超强台风“海燕”吹袭的菲律宾亦放宽入境条例,让运送国际援助物资的工作更顺畅。
法律繁文缛节拖累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荣休工程师伯纳德形容,海啸科学家社群在印度洋大海啸后激增,“2004年以前全球仅约100人,如今增至最少1000人。”
根据西尔的研究团队预测,印尼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在2040年前会有海啸来袭。时下科技相封发达、进步,如果世人没有办法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1700年毫无预兆地袭日本的海啸随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