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很有趣的一点是,一样的动作,因为观赏的人不同、当下环境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有些微差距。艺术家有表达的自由,但他的自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公众也有不看你表演的自由,你不能强迫公众来看,来接受你的表演。”台湾行为艺术家叶育君曾在台湾不同的公共空间、街头上,做出突击式的、快闪式的行为表演,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带出特定的讯息。
作为一名行为艺术家,叶育君不断推动行为艺术,希望有一天能被人们广为接受。她的作品的形式多以行为艺术、录像装置、声音表演为主。
自2001年起,叶育君从台湾远赴法国留学,于法国留学期间,参与国际艺术团体ReseauArtskool,并与法国知名编舞家DanielDobbels习舞。作品多次发表于巴黎及柏林。2009年回到台湾,她专注在公共空间的行为表演,以“艺术版图扩张”为目标,希望在艺术的疆界中,借由观念、行式的突破,为当代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
叶育君指,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其中包含4项基本元素——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现在的行为艺术,因各国发展,有不同的地位。“与其说行为艺术,不如说艺术。但是行为艺术有一点很奇妙,你必须活在当下,体验周遭氛围,像佛教里讲的,‘禅’的意境。”
“许多人不了解行为艺术,不理解艺术家的目的。观众往往更容易通过网络接触绘画或雕塑,但行为艺术需要人们亲临现场。”叶育君坦言,在创作行为艺术作品时,一般都会涉及作品跟观众的互动。“在西方国家,艺术家很受尊敬,一般民众也愿意参与、提问和讨论。相反地,东方人较为被动,对行为艺术了解也不深。”
另外,在西方国家进行行为艺术,即使遇到警察也不必惊慌,只要解释就常得到方便,或是停下也就没事了。“同样的事在台湾可能就无法预料结果,有时很简单,有时又很麻烦。”叶育君认为,公众只要接触多了,就能接受它,甚至欣赏它。她相信,只要艺术家多出好作品,好的作品会为人传颂,改变人们对行为艺术的误解,认识到行为艺术妙处。
行动中的城市——渔人在高雄(2010)
地点:新北市
这是叶育君于2010年的作品,这次的行动中,“鱼人”(鱼头人身的怪物)可解读为“渔夫”或“航海人”的象征,或是传说中的一个角色,唤醒人们对海港的回忆。
爱丽丝的后花园(原创基地节2013)
地点:台北松山文化创意园区
摄影:陈艺堂
“爱丽丝的后花园”是叶育君于2013年的作品。创作灵感来自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所呈现的关于成长的自我认同、错置空间,梦境寓意,荒谬乖诞的剧情。叶育君把作品建构一个粉红色的舞台,以录像装置的方式、重现儿时的幻想世界,邀请观众进入此氛围,成为荒谬绮丽世界的主人翁。
行动中的城市——10分钟雕塑(2009)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美术馆(MOCA)
摄影:Alexis Mailles
“行动中的城市”是叶育君自2009年,于台湾各城市发起的行动艺术计划,以行为、身体力行的移动,感受城市及贴近人群。流动中的城市跟著行动,城市也变得富有行动力,借由人的身体移动,城市的氛围也跟著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