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1日讯)洋垃圾课题闹得沸沸扬扬,塑料回收业更被塑造成负面行业,是造成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无论如何,接收洋垃圾的塑料回收厂业者解释,若此行业讲究技术、品质、环保面及道德观点,那它其实是环保建设者,而非破坏者。
齐喜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董事罗源盛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塑料并没有脚,如果人类没有将之胡乱丢弃,它不会自己流入海洋、不会丢满地、不会成为垃圾。
“何谓洋垃圾,洋垃圾是一个飘洋过海的垃圾,其前身是石油,在提炼成塑料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各式各样的产品,产品在损坏后,则沦为垃圾任人嫌弃。”
从微观角度来看,塑料回收业是一个从技术、品质、环保面及道德观点都需讲究的行业,若少了环保及道德观点,就成为行业的害群之马,反之若兼顾各方面,肩负社会责任,那么再生塑料行业将是一个带动环保的领头羊。
“试想想,若世界上的塑料没有回收行业的介入,这些塑料将何去何从?继续堆填让它沉睡地底下数百年吗?”
他强调,再生塑料回收后可制成塑料颗粒后可重新制作成品,至于劣质的塑料也可作为铺路的原材料。
他已成功研发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建筑材料,不过由于需要进行许多的测试,暂时还无法成事。
罗源盛也指我国政府的立场不一,一方面房屋部看见了再生塑料的前景,每年可带来300亿令吉的外汇收入而鼓励业者发展,另一边厢环境部则一再打压。
他认为,环境卫生及经济效益是两个可同时并存的,政府可以针对不达标的再生塑料工厂给予修正及改进的机会,而不是一并关闭工厂却忽视业者投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令吉的心血。
“我认同整个行业需要管制,尤其是严厉对付一些没有按照规格处理废水毒气的工厂,然而若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以安民心,听取民瘼却罔顾了经济贡献者的心血,这对业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对此,他认为政府需要划一指南,以专业的角度制订再生塑料行业的定向、定位、定标,从各角度平衡发展,如此才能兼顾环保及经济。
“几乎全部塑料可再生”
为何我国需要从先进国进口洋垃圾?罗源盛表示,先进国的塑料垃圾都经过分类,而且业者在购买这些洋垃圾时,也需要确保提供的货源都已基本分类,运输到工厂后则需再细分。
他说,一般上业者购买一吨的洋垃圾耗费介于200至400美元(800至1600令吉),一个货柜约有16吨至20吨,这意味著一个货柜的洋垃圾价格是2万至3万令吉。
针对关税局在拦截这些洋垃圾货柜后,称这些都无法再循环而需要丢进垃圾场的说法,他坦言,这是外行人说内行话的写照,因为他们没有向业者了解清楚就误导。
他重申,几乎全部的塑料都是可再生,至于一些沾了尘土的塑料,清洗后的尘土还可做堆肥。
他说,在洋垃圾课题爆发时,政府一度冻结所有的进口准证,当时工厂被迫停产数个月重新申请塑料进口准证,允许的进口塑料数量,则视乎工厂的产能制定的。
业者有意购滞留码头洋垃圾
目前国内约有六七十家正规业者都需要洋垃圾,针对尚有数百个洋垃圾货柜滞留码头,这些洋垃圾可否转售给业者,以省却运回来源国等程序问题,罗源盛坦言,政府可向业者谘询意见。
他说,全球有一个巴塞尔国际公约,若证实这些洋垃圾有毒大可运送回来源国。反之对于这些滞留码头的洋垃圾货柜,我国法律是否允许执法队伍充公这些货物再转售?这些都是政府需要探讨的。
“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合情、合法、合理的框架下处理,若违法就提交证据提告或惩罚,不过让我遗憾的是,环境部似乎在没有获得科学数据的基础下,就政治化问题。”
他希望政府可正面看待再生塑料行业,而不是一概而论认为洋垃圾就是制造民生问题的导因。在舆论压力下,业者没有获得解释的机会,这是让他感到忧心的。
他经营家具行业20年,因缺乏劳工而被迫停业,并在2015年看见再生塑料行业的商机,因而进军再生塑料行业至今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