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告诫与劝告,却无法阻止孩子误入歧途。许多父母都懊恼著,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才能让孩子遵照社会的原则,健康前进?
场景:板桥地院电梯内;人物:少年保护官卢苏伟、受辅导少年。“请问要上几楼?”卢苏伟问眼前这位常来此报到的少年。
“3楼!”原本预期少年会顺口道谢,但等了几秒,无声无息。
“谢谢你,给我服务的机会!”卢苏伟如此对他道谢。
叮!3楼到了。“谢谢!”踏出电梯前,很神奇的,这两个字在少年口中出现了。
“我们常认为,若大人不好好‘教’,孩子就会愈来愈糟糕;其实问题的重点是,我们有没有一个好的示范。”卢苏伟信手拈来许多他与孩子的相处对话,不禁感叹:我们的社会,实在太缺乏“好的示范”了。
什么是“好的示范”?他点出几个要素:它是圆融、关怀与温和的过程,而非粗暴的数落与谩骂。许多父母师长碰到缺乏礼仪的孩子,就开始搬出一堆大道理碎碎念;然而,说再多,恐怕都没有像卢苏伟般,反过来向孩子道谢更具力量。
这个对“示范”的坚持,让他在面对自己孩子年幼阶段,有两三次从便利商店“不告而取”拿走棒棒糖时,也是相同的处理态度。
“来!我们回到便利商店,把买东西的程序补齐!”他拿了一个10元新台币(约1令吉),给当时才四五岁的儿子豆豆。他们先到便利商店向店员致歉,然后把棒棒糖交还给店员,再教豆豆付1令吉买下那枝棒棒糖。
“我告诉豆豆,只有付了钱,店员给了发票后,东西才正式属于我们。”卢苏伟正色地提醒,“这个过程,甚至可能要重复教好几次!”学法律的他,就是透过起码3次的实际示范,来教导孩子什么才是“合法而正当的购买程序”。
“根据国外研究,12岁以前的孩子,在认知判断能力上其实还没建立完全。”这让他更有耐性,苦口婆心再三示范;更重要的是,从头到尾,他不曾为豆豆贴上“偷窃”的标签。
惩罚难导向好行为
不过,在卢苏伟童年时代,当时普遍的教育方式,可不是这样的。
从小生长在深山矿工家庭的卢苏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曾因误信同学“这是我亲戚的果园”玩笑话,放心上树采果子吃;结果不仅被果园主人当场抓个正著,还凄惨地被倒吊挂在树上,等待父母前来“解救”。
然而,当远远看到母亲身影,原本“妈妈终于来救我了”的期待心情,却被母亲手里拿著的一把菜刀给吓出一身冷汗!“她气著对我说,吃不起我们就不要吃,但绝对不可以去偷人家东西。”最后菜刀虽被果园主人奋力抢下,“但回家也少不了一顿毒打!”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那次的“果园事件”,给了他极大警惕;也因自己从小是被师长父母打大的,让他自己面对孩子教养问题时,从不轻易动用体罚,但目前已踏入青春期的豆豆,却丝毫不见此阶段青少年惯见的叛逆。
“我相信我母亲会采取这样的教导方式,是因为我母亲的上一代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卢苏伟平心回忆。随著自己钻研辅导理论多年,了解惩罚的后果,往往只是把“坏行为”与“惩罚者”相连结,却很难将“坏行为”导向我们预期的“好行为”。
诚实,也要维系人际关系
坚持好品格,需要方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伴随在公正、诚实、正直的背后,孩子是否也变得不近人情,甚至破坏了周遭人际关系的和谐。
卢苏伟的孩子,是老师心目中的“诚实树”。每当老师询问“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其他同学静默不敢吭声时,豆豆总是不畏旁人眼光,一股脑儿地说出他的所见所闻。这个“诚实”的行为,却也往往会遭到“白目、抓耙子”的误解。
因此,他告诉孩子:没有错,诚实是好的;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必须再加上几句说明,别人才不会误解。比如说,“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我并不是很清楚,只是我看到的是这样,或许其他同学看到的不一样…”虽然,只是多加几句话,孩子的诚实却可以变得很有意义,也不致因一项原应为人称道的好品格,遭致同学排挤。
表达,但不轻易批判
多使用“中性字眼”,是卢苏伟教导孩子维系诚实正直好品格的另一诀窍。像有一次,豆豆的妈妈刚烫了个新发型。豆豆乍看便脱口而出,“妈妈,你烫的这个头发,好像拖把一样!”
之后卢苏伟把他叫来跟前说道:虽然你很诚实地描述了你的想法,但是我相信任何人听了都会很不舒服。你可以用“妈妈你这个头发好特别”,或是“这个发型好独特”这种不带批判色彩的中性描述来表达。“这样做,既不违背内在与本分,别人听起来也不会不舒服。”他如此告诉豆豆。
在传授“什么是好品格”的过程中,他也教孩子如何“保护”、“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好品格,“若没有适当的方法,孩子就坚持不下去。”卢苏伟提醒。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好品格?
1.绝不乱贴负面标签:若有任何事情发生,要先让孩子多表达,以了解个中原委。过程中不随意加诸“偷窃”、“说谎”等负面字眼在孩子身上。
2.多使用中性字眼:诚实背后,不代表一定得伤害别人的情感。多使用不带批判色彩的语句,有助人际关系的和谐。
3.示范远胜于惩罚:惩罚往往只能把“坏行为”与“惩罚者”相连结,却很难将“坏行为”导向预期的“好行为”。
◎本文摘自“卢苏伟开讲”陪孩子走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