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进入社会有一段时间的年轻人,是否对“我在你这年纪的时候都已经当妈妈了!”——长辈们的得意分享,都已耳熟能祥?这再熟悉不过的催婚论调,除了让许多人困扰外,更让人思索,自己是否距离“适婚年龄”越来越远?
针对人们对婚姻的疑问,Akasha学习型社群发展协会创办人林润崧首先引用联合国数据分析,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的结婚年龄普遍在31岁左右,女性则是27岁上下。若将这岁数往前推进约5年就可称之为早婚;往后则为迟婚。当然,教育水平以及城乡的差距,都对这个数据产生些许影响。
回看10年前的数据,就会发现男性结婚年龄平均为29岁,10年后的今天则延后到31岁。这跟经济环境、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关,同时证明华人传统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很大。
现在普遍教育水平都以大学毕业为标准,假设一个22岁的毕业生利用数年时间为事业奋斗,那么在大约在30岁左右成家是很正常的。若将数据比照香港这类经济发达的都会,人们所考量到的需求则是更高,加上不少女性都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人们倾向选择依靠自己,往往更影响了结婚的意愿。
“心智的成熟与否,对于婚姻生活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林润崧认为,将年龄与心智的成熟做个对比标准,往往是共同成长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人年纪越大,越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思想成熟了,对于感情、伴侣就会更认真对待,关系的维系也就会加倍坚定。”
害怕束缚造就堕胎严重
林润崧强调,随著医学发达、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于婚姻以及组织家庭的认知不断改变,一方面或许为迎合父母亲的要求;一方面却期望单身自在的感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担心结婚之后就被捆绑,于是就出现了想要自由又不想承担责任的现象。
“婚姻本身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寻找彼此的共识与差异,若在这方面没有处理妥当,都会形成争执与冲突。”他笑说,所以现今的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不快乐的感觉,都纷纷选择了逃避。
于是在逃避责任的情况下,往往又追求无限的自由,未婚先孕就成了再常见不过的案例。他强调,这年头很少会听说年轻人高中或学士毕业就想要结婚,而从自己所看到的许多案例,像是未婚先孕、想要逃避原生家庭、逃避社会责任的例子实在太多。
尤其针对未婚先孕的现象,在得知怀孕的那一刻,许多年轻妈妈会在心里将腹中孩子视为自己所不想要的,于是有许许多多的胎儿,就这样被牺牲掉。林润崧说,大量18岁以下未成年的少女堕胎已不再是新奇的现象,若要统计这数据,结果将会非常惊人!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他问道,“究竟是这个社会对于婚姻失望了、绝望了?还是对于自由的向往太大?”
“我们对于心理的学习、人文的建设、心灵的成长等方面还是很微弱的,而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只能提升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认知。”他严正道,而现今东方社会仍然会对心理学判断为精神病,会去上课程的都是精神病患。有问题并不是问题,怎么去应对问题的态度才是问题。
“早婚与迟婚根本就不是问题,那只是个人的选择。”他说,心智都成熟,懂得面对问题,才是婚姻的答案。如果有人的眼界较高,想要迟些结婚又有何妨?等到有一天找到了适合的人,那么才来结婚吧。
身心未稳定 早婚比较难幸福
“在接触过大量早婚的案例中,这其中除了现今早婚的年轻人,也例如当年十几岁就结婚,目前已经40岁的朋友,问题一直都累积下来,如今再爆发出来。这样的数据比对迟婚下来,让我们取得了早婚容易导致婚姻不幸福的高比例现象。”
心智不成熟、生命历练不足、人生方向未定、家庭经验多寡,还有跟父母关系的好坏,绝对都是婚姻的致命伤。林润崧强调,所以在家庭重塑这个领域的工作中,很许多谈到家族治疗、家庭系统的专业人士、心理专家,几乎都一致认同,现今人不要在26岁以前结婚是比较恰当的。人们在生理、心理上都比较稳定的状态下结婚、生孩子,所得到的也将会是比较稳定的结果。
“当心智不成熟的两人在一起,面对差异时不是互相抱怨,就是互相推卸责任,甚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有一方是受害者,那么对方必然是加害者,于是离婚就变得理所当然。”他认为,心智不成熟会导致一个人在一个成人的概念中,出现很大的挑战。俗话说:成人才能成家,这样才能立业,因为后顾无忧,家庭成为动力,那正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概念。
追求幸福 另一半补足所缺
人们在婚姻中追求的是幸福感,林润崧表示,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感与婚姻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婚姻是两个不一样的人,找到共同的感觉,那样的幸福感是双倍的;一个人所得到的不叫做幸福感,那叫做满足感。
“婚姻是中立的,它没有对错,它只有功能。那么为何现今的人们逃避婚姻,连这‘工具’都不敢去使用呢?”他说,婚姻这工具可说是用来让人去体会生命的阴影面,看见自己生命所欠缺的部分。结婚的两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婚姻会显现出彼此的差距,也会因此照亮对方生命所欠缺的。
他也表示遗憾,现今的社会已经不崇拜婚姻,那是因为有太多婚姻不幸福,以及离婚的例子,让人们对婚姻失去信心,这对于婚姻是不公平的。婚姻这工具只赋予两人夫与妻的身份,那么两人该如何去履行这个身份的功能性,并且从中获得什么。
“每个物件都有它所该履行的义务,但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它的任务可以是单一的,就像不只是在妻子面前担任丈夫的角色;也是连锁性的,就像去思索如何让婚姻更加圆满。”
婚姻非逃避问题的地方
林润崧笑说自己和太太尤薇妮都经历过原生家庭的阴影,甚至两人结婚后,太太也都会说合不来则分。直到3年后她放弃了,因为两人都懂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解决婚姻,不解决问题。”婚姻这个课题是解决了,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所以要把问题解决,才是巩固婚姻的方法。
唯有当夫妻把问题解决之后,才能真正去开启两人之间的共同领域。
婚姻这个工具,联系著两个人之间的价值,再开创属于两人之间的共同价值。共同的价值开创得越大,家庭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夫妻两人就像两个相交的集合,当交集的范围越大,关系就越好。但是两个集合只是相交,而非包含,必须仍然保存著自我的空间,可以分给父母、朋友等。他指出,像是上一代或再上一代的祖先,往往都不是交集而是将妻子包含在丈夫之中,女性完全失去了自我的部分。
林润崧笑说,自己与太太的交集除了共同经营协会,共同写书、同台演出、一起办活动甚至一起去旅行。而对于自己生命中太太不曾参与的部分,像是他在台湾留学的过程、走过的痕迹,也都特地带著太太去走过一回,介绍一番。
“想想看,今天我跟太太或是跟朋友们谈著那些精彩的生活往事,若她听不懂,那么对她来说就会是很无趣的过程,是一个彼此生活经验的落差,甚至感到陌生。但如果能有机会去创造出一个参与的过程,对彼此来说都是再深刻不过的共同回忆。”
或许早婚或迟婚也是个判断对方真是性格的一个过程,他笑说,自己一直都把真实的面貌表现给太太看,自己就是这么难相处的一个人,如果太太最后还是决定嫁给他,那么就能继续走下去。
爱情往往在争取异性注目时,用尽了手段,婚后才发现真相大有不同,真实性格大有出入。所以无论早婚或迟婚,得先从自己的心智及能力角度出发,并且逐渐建立健康的婚姻关系,两人找到共同的交集,将之维系、扩大,才是造就婚姻幸福以及美满家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