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许多人跟朋友相处时毫无问题,但一进入爱情或亲子间关系就问题百出?为什么许多开朗、快乐、自由、独立、充满信心的单身男女,一旦进入爱情关系就变得依赖、无助?
国际著名婚姻专家黄维仁强调,从深度心理学业的角度来看,爱情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延伸,爱情往往使人退化回3岁以前的心理状态,上述这些在亲密关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是可被了解的依附行为。学习“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能帮助我们对人间最深的爱与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预测与处理各种依附行为。
依附理论由约翰鲍比医生(Dr.John Bowlby)所创。他在当驻院医师时,注意到一名因病住院与父母分离而过的小女孩,在这一段短短时间内行为所产生的急剧变化。他把这些行为详尽地记录下来,结果当他在美国医学年会发表这篇论文时,他的医生执照差一点被吊销,因当时的人不相信与依附对象分离,就对人的行为会造成如此强烈的影响。然而,后来接二连三的实证研究,却证明鲍比的真知灼见,依附理论在今日也成为要了解人类行为与从事心理治疗时,最重要的一个理论。
奇异情境 分类依附形态
“一个好的理论,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行为,也能帮助我们预测行为。”黄维仁强调,“后来鲍比的学生,玛丽安渥斯(Mary Ainsworth)与玛丽马茵(Mary Main)的实证研究,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依附理论之精髓。玛丽安渥斯在实验室中,观察母亲们与她们1岁大的婴儿之间的互动。她创造所谓的奇异情境(Strange Situation)故意使婴儿焦虑,从而了解人类各种不同之依附型态。”
玛丽安渥斯的做法十分简单:在一个有玩具的陌生房间内,先让母亲与她1岁大的婴儿玩一阵子,然后请母亲离开房间,研究者观察婴儿的反应,最后请母亲再进入房间,再度详细记录婴儿对母亲去而复返之反应。结果,她发现4种不同之依附型态。
焦虑型
这一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放声大哭,放下手边玩具,紧追母亲不让她走。母亲离开后他无法安静下来,也无心再玩。母亲回来时,他马上跑向母亲,一面要母亲抱,一面又打母亲,生她的气。被母亲抱在怀中,过了许多时候仍无法安静下来。最后又回到地上玩耍时,他不像安全型的孩子能专注、放心地玩,他会一直看著母亲,生怕什么时候母亲又溜走。
研究者在观察亲子互动时,发现这一型的父母虽爱孩子,他们的情绪却较不稳定,对孩子的反应也不一致,多变而难以预测。例如,当父母心中寂寞、焦虑时,则不管孩子当时是否需要心理空间,父母会粘著孩子;但若当父母陷入自己低潮的情绪之中时,则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他们也不给孩子注意力或爱的回应。在这样不稳定的心理环境之中,孩子较容易变得焦虑不安。
逃避型
这一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然而当研究者在这些孩子身上,装上生理反应回馈测试仪时,却发现他们心里焦虑程度更甚于安全型的孩子,只是他们学会压抑、否定,并隐藏自己痛苦的情绪。
这些孩子在母亲回到房间时,并不会期望母亲会抱他们。研究者观察亲子互动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亲子彼此都会向对方发出“爱的邀请”,即使是出生不久的婴儿,也会用各样的声音、动作与神情,来激发父母的微笑与各种爱的回应。临床上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叫做“扑克脸”(Stiff Face),发现如果叫父母刻意板著脸孔,在婴儿用各样神情、声音向父母发出爱之挑逗时,刻意使自己面无表情,不做任何回应,如此,婴儿平均在发出8次不得回应之爱的邀请之后,就变得忧郁、绝望,不再尝试发出爱的邀请,也不期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爱的回应。
研究者到逃避型孩子家中观察亲子互动时,发现他们的父母,可能因为事业繁忙,自身患有忧郁症或有其他情绪问题,平均起来较不会回应孩子所发出的,种种“爱的邀请”。
紊乱型
此类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去时惊惶失措,但却不像逃避型的纹风不动,也不像焦虑型穷追不舍,他们没有应变策略,僵在那里不知要追母亲或是不追。母亲不在时,他们也不知对母亲该怎么办,该亲近她还是逃避她。有个孩子在母亲回来时,站起来,双臂张开要母亲抱,但双脚却不由自己地向后退避。这是一副极为传神的图画,刻画出孩子内心强烈的冲突。对他而言,母亲同时是他快乐与痛苦的来源,不亲近会孤单,一亲近却受伤,心中极需要母亲的爱,但那样的爱中,却带有那么大的痛苦。
这一型的孩子没有母亲(或爱的对象“Love Object”)活不下去,有了母亲却要忍受痛苦,于是他在两难之中不知所措。这样心理受创的孩子,大多来自暴力或病态家庭(例如乱伦,身、心或性侵犯的虐待等等),家中充满痛苦与心理威胁。
安全型
这样的孩子在母亲离开,单独留在这陌生的情境时,孩子会焦虑,甚至会哭。过了一阵子,孩子会渐渐安静下来,当母亲回来时,孩子张开双手,期待被母亲抱。母亲一抱,他就满足地在母亲怀中安静下来。过了一阵子,他会再度去探索他的玩具世界。当实验者在孩子家中观察母子互动时,发觉通常安全型孩子的母亲,都十分称职。
安全型孩子的母亲都有十分敏锐的心,懂得适切地满足孩子身心的需求,需要被抚慰就安抚,需要空间去探索就给所需的空间。在这样安全的依附情境中,孩子能发展出安全感,也渐渐学会在焦虑时自我抚慰。
适时回应幼儿的焦虑 建基自我抚慰能力
爱就像食物与养料一样,没有他人就无法正常成长,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得到充分的注意力。临床上发现若母亲患有产后忧郁症,无法在婴儿发出邀请时给予爱的回应,对婴儿的身心会产生不良影响。所幸临床上也发现,在这些忧郁的妇女中,只要她们的丈夫能一天3次、每次15分钟替她们按摩,在短短几个星期之后妻子的产后忧郁症就减轻60%。
同样的,如果对早产儿施以一天3次的按摩,短短10天之后,他们的体重平均比未受按摩的早产儿增加47%。相信这些妻子与早产儿在接受按摩时,不只在身体上觉得舒适,她们的心中也会感受到爱,由此可见爱的力量与医治性。
实验研究显示,孩子在18个月大时所呈现的依附型态,可以预测到他18岁成年以后,人际互动的依附形态。若父母能在孩子需要时适切回应,当孩子痛苦时在身旁呵护,这样的孩子便能把父母慈爱的面容,跟影像内化到心中,在脑中产生健全的连线,在未来面临焦虑或压力时,就能有自我抚慰的能力。面对危急时,也会相信所爱的人将和他一起面对风暴;当别人受挫折、受伤时,才能将心比心地帮助别人、处理人际冲突。
黄维仁总结说,“过去人生的情感经验,已经烙印在脑中,整个连线已定型。但我们的脑仍可藉著爱的关系,重新建立新连线,帮助我们疏导情绪、医治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