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有能力将人际关系转换为生命的智慧,那才是睿智生命的价值。
期许使关系终裂 厘清不合理要求 根治社会问题
很多人在情爱上碰壁、在婚姻上触礁,那是因为双方对彼此有个不合理的期许。而人与人之间相处,常常会不自觉对对方有所要求,而这些期许,往往都会成为问题的所在。
“我对你有期许,你却不符合我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庭关系之间,因为那是最靠近的距离,期许也就会越大,一旦无法符合对方的要求,彼此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所以,家可说是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却也可以是伤人最重的地方。
“我的文字学老师,曾经跟我做过对文字哲学的解释。”Akasha学习型社群发起人暨执行长林润崧说:“他说‘爱’这个字的繁体字,上面是左手;下面是右手,中间捉著心,在有盖的地方,这就是家;所以,家有两个对立的东西,它可以是左右手,是一种对立的象征,正反、前后,这二元的形式象征著他会让人在家里受到保护;也会让人受伤,是个充满矛盾的地方。”
他继说,“人们的学习领域,往往都不会有家庭这一块,你看大学哪有家庭系?不会有人来教你怎么去处理家庭问题,或是怎么去经营家庭。一切的经营方式都是靠著过往的经验,那如果这些经验是错误的呢?这就是我们这一代面对的问题。”
父母想要孩子成为父母所期许的样子,是单方面的教育方式,想要孩子做到,那么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父母就必须活得开心自在,这也就表示父母所走的人生方向是对的。
父母幸福快乐,那么孩子也会以此为目标前进,这才是良好的家庭相处模式,因为到了最后,父母亲对孩子的最终期望是开心自在,而不是成就感而已;如果父母无法开心自在,却还要求孩子做一件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莫把孩子当自己的延伸
很多时候父母会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借由孩子来帮他们完成,从这里他们就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孩子并不是父母亲的延伸。孩子虽然是藉著父母的生命来到世界,但他不是父母的“物件”。父母可以管理孩子的行为,却不能管理他的思想。父母想要把自己的思想套索在孩子身上,是极度不人道的。因为父母不把孩子当人对待,孩子报复父母亲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家庭破裂、不让自己有成就、不幸福、啃老族,这些都是让父母心痛一辈子的条件。活出自己的幸福自信、让父母不用担心,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看重孩子能力 应对家丑要外扬
家庭所谓的伤害,不是父母亲把孩子打伤,不是父母亲虐待他,而是父母不看重孩子的能力。孩子拥有他自己的命运,而父母却不认同,这也就是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Akasha学习型社群首先挑战“家丑不可外扬”这个传统概念,凡想寻求帮助的人,首先要勇敢面对自己,把自己的家庭问题,赤裸裸地摊在大家面前。
个人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林润崧认为,人活著不仅仅要看到自己活著的现在,还要看到自己背后的命运。他强调,命运是两个东西,命是已经发生不能更改的了;运则是还没发生且能够调整的,这两者之间包含二元。
要掌控命运,就必须了解过去,面向未来。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却想拥有更好的人生,这是不可能的。过去,就是我们的家庭,每个人的过去,家庭绝对占一大部分。林润崧表示,“家庭应该是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所在,而不是让我们受伤的地方。若你在这其中受苦,那就表示你在这个家庭之中,没有活出你应该要有的价值,只是活在个人欲望中而已。”
“环境一直在改变,可是人渴望爱的需求,从来没有改变。”他指出,“反而,有越来越大的需求迹象。”爱需要两人建立关系才能获得,但科技却会妨碍人与人之间接触心的距离。科技越发达,人性被破坏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多,于是孩子宁愿面对电脑,也不愿意面对父母。
儒家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
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林润崧说,道德重整甚至能以中文系的生活哲学,作为诠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概念,人们不能往往只知道,且只会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把一切最基本做人的道理给忘了。
林润崧认为,“做人的道理做不到,家就不齐、国就不治、天下也就不平,所以儒家的这套观念,放诸四海都很适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像是我们手中的4根手指、家中的4跟柱子,支撑著一个家的4个角;拇指则是行动,若不付诸于行动,一切伟论都是枉然。”
他强调,道德重整这个国际性组织里,有4项普世标准是必须遵守的:绝对诚实、绝对纯洁、绝对无私以及绝对仁爱。首先绝对不说假话,能做到这点他只要一张脸就能面对所有人。
若一个不诚实的人,他需要变换不同的脸去面对不同的人,甚至有时会忘了自己应该用哪张脸面对别人。诚实却非常简单,君子坦荡荡就对了。绝对纯洁则是做事不隐藏动机,很多时候人们做很多事情都另有目的,他们就不是个诚心的人,于是也交不到诚心的朋友;同时他也是自私的,只为自己而活,最后伤人又伤己。仁爱,是两个人的相互关系,两人的相互关系如果能达到共同成长,那么这就是仁爱的关系。
此外,道德重整协会也以几个冲击性的概念,呼唤人们醒觉,其中有:当你用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同时,3根手指是指向自己;你究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还是社会答案的一部分?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的国家就是个怎么样的国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去点亮一根蜡烛。这些都是很理念式的生活哲学,冲击著人类的思维,不要等待,务求每个人都采取行动去改变。
建立价值掀心灵革命
现在的家庭需要心灵革命,而这其中必须由父母亲做起,并且带领孩子走向心灵的革命。许多孩子之所以会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大于一切,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父母并没有给予孩子价值,或是父母亲只是想要打发孩子,是无法建立起价值的。
就像现今常见的陋习:孩子不听话,就将平板电脑给孩子玩,孩子就乖了;父母亲在谈公事,孩子无聊打打闹闹,于是父母又用科技产品打发他。孩子静下来就玩电脑,他是在打发时间没错,可是他没有学会等待;没有学会等待,那么对父母亲就没有爱。
“因为我对你有爱,所以今天我愿意等你。若是你给我的是打发时间,我对你则没有爱,我只是玩游戏、满足我的欲望而已,这也是父母的一大问题。”林润崧解释,“父母没有教孩子等待、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纪律,所以父母也没有带孩子去认识这个自然界、大环境,就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利用科技来打发孩子。”很多人怪罪科技,但是科技是死的,只是人在本末倒置。
稳固角色权衡生活轻重
家庭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来自父母、夫妻,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正确的方式,来过他们的人生。“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女不女,就像我们早期说的君不君、臣不臣。”林润崧指出,“那么家里父母的权限、职责、角色,有没有真正扮演出来?”
夫妻失和,如果妈妈就找儿子投诉爸爸,于是儿子就去跟父亲对抗,教训父亲,那么父亲与儿子的地位就出现了混淆,造成家庭系统错乱,进而演变成社会问题。而现今社会许多父母都认为,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环境压力导致工作必须列为优先项目,对于这点,林润崧强调,这只是让孩子认知到,工作是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孩子会从父母对工作的态度,知道父母亲不爱他。
现代人被债务捆绑
人们其实都忘了,生活就是为了吃得饱,而不是吃得好;人们可以要求有交通工具代步,而不是要求品牌;人们可以租房子住,而不是捆绑自己数十年的贷款。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活下来,也可以很富贵过生活。很多人选择豪华过生活而非简单生活,导致被工作绑死,因为负债太多。
林润崧举例,“我骑摩哆、搭轻快铁、租房子,这么多年坚持全职志工都活了下来,那是因为我没有被债务绑死。现今社会许多人都陷入一种荒谬的逻辑观念,甚至可以说这些没有自我的人,很容易就被商业广告影响,不懂得分轻重,进而形成一种本末倒置的扭曲家庭形态。”生命中,人们往往都在为别人而活,而生命成长的过程之中,人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