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3年4月份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公路安全报告,大马的公路意外死亡事故每年造成8031人死亡,占国人死亡的7.85%,而大马人也被列为东南亚最糟糕的道路使用者,马来西亚更是世界第三多道路死亡事故的国家。这究竟是我国的道路安全出现问题,还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呢?
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改变道路使用者行为中心总监刘雪芬表示,在导致车祸发生的原因有3个,包括道路状况、交通状况以及人为因素,其中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属于可控制的范畴内,因此要减少公路意外需先从道路使用者的心态下手。
她说,世界上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加强车辆的安全性,如强制车辆安装安全气囊和采取新车碰撞测试等,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也会就各种交通和道路状况提出修改道路的建议,尤其在车祸黑区进行研究,提出道路可改进方案,以避免车祸一再发生。
她认为,减少公路意外最大的挑战,就是道路使用者的态度和意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及相异处,也就是说会有不同情绪或是压力,都会导致公路意外发生。个人情绪将会影响道路使用者的表现,压力也可能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或是处在精神不佳的状况下,公路意外每每在这种状况下发生。
她指出,道路使用者在行程中所抱持的第一个念头是非常重要的,要快速地抵达目的地还是要安全地抵达目的地?若在出门时就已经感受到时间紧迫、想尽快抵达目的地,在潜意识中就存有忽视交通规则的心态,而出现闯红灯、超速和超车等的错误行为。
缺乏忍让态度
她补充,急著赶到目的地的心态其实都来自于时间规划的问题,并奉劝道路使用者做好时间规划,有充裕的时间就不用急著赶路了。
她称,大马的道路使用者缺乏“忍让”的驾驶态度,有些人会认为车道是属于自己的,不让道是个人的权利,而不愿让其他车道的车辆变换车道。
她劝告道路使用者,在上路时抱有安全抵达目的地的心态,确实超速和超车是个人的行为,可是道路使用者也必须清楚知道,若发生了公路意外,不仅会让家人伤心难过,更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家庭破碎。
设儿童安全座椅减低风险
刘雪芬表示,父母是掌握儿童道路安全的关键,尤其父母必须确保儿童在车内系上安全带或坐在安全座椅上,才能减少儿童在公路意外中受伤或是死亡的机率。
她指出,在多数的案例中,儿童没有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认为安全座椅很麻烦或是价格很高而不购买安全座椅、以及以孩子不喜欢安全座椅为由允许孩子不坐安全座椅,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她称,一些父母向她反映安全座椅价格太高也不想购买安全座椅,也有一些父母则抱持著“不看素质、只看价格”的心态,惟她提醒父母们,孩子们的交通安全并不能以金钱来衡量。
她续称,在购买新型车款时,通常都会附有应购买何种类型安全座椅的说明书,父母们应该依照该说明书挑选适当的安全座椅。而在使用安全座椅时也必须详读说明书,以确保孩子真正受到保障。
她说,根据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为孩子系上安全带的课题之下,女性驾驶的安全意识比男性高,分别为21.8%和9.2%。尽管此数字明显带出父母安全意识不高的课题,惟相比2012年,会为孩子系上安全带的女性和男生分别为14.7%和5.2%,已经进步了不少。
此外,她也破除“系上安全带不一定安全”的迷思,尽管在极少数的案例中,一些人会因为系上安全带而受困车中,但安全带最主要目的确保道路使用者在遇到意外上不会因为被甩出车外而死亡。
她指出,安全带是国际公认及已经过测试能确保安全的工具之一,确实能在遇到意外是减少被抛出车外的机率。
家长应配合道路安全教育
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改变道路使用者行为中心总监刘雪芬表示,提高道路安全意识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教育,惟此方式效果比较缓慢,也会面对许多挑战。
她指出,政府早在5年前就已经投入许多资金推行交通安全教育计划,其对象就是小学一年级至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三大源流学校中都已经开始由国语老师教导交通安全的知识。
她称,不仅是学生有专门提供交通安全知识的课本,老师们也会有专门的教学手册以及一些教学课程,令老师们提供更多关于交通安全及正确的知识予学生。
她续称,学校里也会有让学生实际演练交通安全知识的活动,惟父母却在无意之间让教育者受到挑战,如老师教导学生不应闯红灯,父母却没有以身作则,在道路上做出闯红灯的动作,孩子们就会认为学校里所学习的仅限于学校才有效。
“父母永远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尽管学生已经接受了老师所教的交通安全知识,但家人却频频闯红灯,甚至告诉孩子在有警察时不可闯红灯、没有警察时可以闯红灯,孩子不仅会感到无所适从,更会在长大后养成不好的习惯。”
她透露,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已针对交通安全教育计划至今的效用作出评估,预计报告将会在下个月出炉。该报告将会呈交给教育部,以探讨是否要就此课程作出修改及改善。
开讲嘉宾:刘雪芬博士(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改变道路使用者行为中心总监)
电台主持人:邓佩银、苏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