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茨厂街,吉隆坡一代人重要且古老城市记忆,然而面对发展洪流推进,其历史文化是否会因此变得越发年轻化?这点值得令人省思。
隆雪华堂妇女组就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翻新鬼仔巷计划,邀来在文化遗迹保留领域颇有心得的3位主讲人,于昨晚召开“茨厂街,该怎么留住历史?”讲座会,进行深入分析、批判和探讨。
集体记忆消失掀声浪
UCSI大学建筑与环境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举例,台湾澎湖第一街和日本川越市,皆是文化保留的成功例子。不仅如此,甚至在固有建筑萌生出吸引旅客的新商机,方为健全文化古迹保留生态。
他也提及集体记忆与其形成社区认同感,即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概念,只要一个社会有多少不同团体或机构,就会有多少不同集体记忆,当居民共同居住环境被改变,集体记忆也随之消失,这便可解释,为何鬼仔巷计划实行时,掀起不少反对声浪。
而乌鲁冷岳社区文物馆馆长李成金则点出,复制没内涵的内容,即消费文化,面对这些举动,民众和华社做了什么?欲社会先进,必先投身参与。
他呼吁隆雪华堂站出来,扮演文化保留工作领头羊,如成立信托基金和义务腾出空间予文化保留工作者等。
冀设文遗咨询委会
茨厂街乡音馆馆长张吉安则分享,早前远赴中国广州,随暨南大学团队勘察西关一带,发现不仅该区趟拢门完美保留,当地政府更指定为文化遗产不得擅自拆除或再改造,反观鬼仔巷计划,发展商只是找来数名工匠,而非古迹修复专家,便说修复趟拢门不果,实在叫人难以信服。
然而最令张吉安感到悲观的是,历经近10年保护茨厂街和周遭免于遭受破坏的努力,仍未见显效,可是悲观非绝望,他自称“傻子”,之后依旧积极走上街头,履行文化保护工作。
他希望,未来能为茨厂街成立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透过老街坊口述的历史,以在必要之时提供关键性资料或想法。
他也感叹道,若一座城市的历史越来越年轻,那是值得市民反思的一件事。
身为茨厂街拥有105年历史的洋服店第三代传人,兼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拿督邝锦流表示,翻新鬼仔巷计划需根据最真实历史,就该幅红衣阿姑召客壁画,自小成长于此的他可证明该区并非声色场所,还望翻新计划推行者,更正他们带出的错误讯息。
当晚讲座会由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辉主持,并吸引许多关注文化保留人士及茨厂街和鬼仔巷老街坊赴会,其他出席者包括,雪隆海南会馆大会议长丹斯里翁诗杰、隆雪华堂妇女组主席黄玉珠、禅灯文化艺术协会秘书吴友凭,以及武吉免登国会议员代表李明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