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中南区逾50名贩商因没有遵从条例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袋,遭吉隆坡市政局开出罚单;惟当地贩商却喊冤,指贩商被要求向出售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的14家指定厂家购买,其产品价格要比市价高出7倍之多,让隆市中南区贩商怨声四起!
行动党直区副组织秘书林晋伙表示,他日前接获中南区贩商的投诉,指吉隆坡市政局在未有向商家发出正式通告前,向当地至少50名贩商单位开出300令吉的罚单。据闻,位于秋杰巴刹,更有人接获高达1000令吉的罚单。
他指出,有关当局在推行新政策时并不明朗化,包括未有一套完善指南,如同雾里看花。
疑涉及垄断现象
“按照一般程序,当局应该在小贩更新执照时,告知贩商新政策以及应对措施。然而,贩商在去年年底更新执照时并不获通知。再者,当局理应向商家发出正式通告,不过许多商家都没有收到相关信函。”
他说,碍于有关当局要求商家只能向特定厂商购买可生物降解产品,无形中加重商家的经济负担,也带给他们诸多不便,不排除当中可能涉及垄断现象。
“这些商家被指示,必须向指定的14家厂商订购,拥有大马工业研究及规格有限公司(SIRIM)标签的环保可生物降解塑料袋,否则将会被对付。”
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助理郑鸿杰也说,有贩商披露,指定厂商所售卖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竟比市价高出7至8倍,导致营运成本大幅提高。
他举例,不获认证的产品,市价约为每包2至3令吉,里头共有100张可降解塑料袋;而获认证的产品,售价则为10至20令吉不等。
“这一带都是批发商居多,每日(塑料袋)使用量很高,预估每个月单单花费在塑料袋的价钱便高达数百令吉。如今,使用指定厂商所售卖的环保塑料袋后,预计开销会增至数千令吉。”
成本恐转嫁消费者
他续说,若该情况持续不获改善,商家恐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或得提高物价以维持收支平衡,届时便由市民来买单。
林晋伙认为,政府应当检讨政策推行的流程,同时不该固定让单一供应商售卖环保产品。与此同时,他也呼吁吉隆坡其它地区的商家若是面对类似问题,须向该区的人民代议士反映。
最后,他表示将致函予隆市政局,要求当局重新检讨塑料袋价格,和暂缓执法。
此外,在当地营业的贩商何伟风直言,执法官员各说各话,让小贩和商家十分混淆,加上指定的供应商提供的样板选择少,不符合商家需求。
他称,当地商家分别从11月28日起至本月中,陆续接获由隆市政局执法组开出的罚单。
吉隆坡市政局于2017年初推行全民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政策,并给予商家9个月缓冲期,即同年9月1日起正式落实。
资料档:禁用一次性塑料及保丽龙
吉隆坡市政局是在2016年开始,逐步加强禁止商家使用一次性塑料和保丽龙产品,包括塑料袋和塑料吸管等,并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落实。但由于商贩反对声浪大,加上贩商申诉仍有许多塑料袋存货,因此隆市政局便同意给予9月的宽限期,并从9月1日起才开始执法。届时,任何违法的商贩,将面临介于最低数百至最高2000令吉的罚款。
自2018年1月1日起至10月2日为止,吉隆坡市政局共在隆市137间商店检查使用可生物降解产品的情况,共发出243张罚单及1371张警告信给没有遵守条例的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