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种18日讯)为了避免“河流污染以致制水”问题重演,雪兰莪水供管理公司在雪州6条主要水供的河流,安装224个水质监控站,并成立28人的河流监控小组,以在爆发污染事件后第一时间逮住凶手!
雪州2014年爆发为期数月的缺水危机,推出“分期制水”的配水措施应对,堪称隆雪区居民记忆最鲜明的“水记忆”,而自当年成立的雪州水供管理特别遴选委员会,就是为了集结朝野议员之力,监督雪州水供各机构的表现。
委员会主席黄思汉表示,撇开极度干旱天气造成的水供危机,过去数年常见的制水问题,则是河流污染导致滤水站停止操作,各区水供中断,因此雪兰莪水供管理公司自2016年8月成立河流监控小组,并提升防范河流污染的机制。
“我们在雪州主要的6条水供河流,包括216公里的安南河、58公里的丁宜河、134公里的雪兰莪河、49公里的毛糯河、98公里的巴生河与180公里的冷岳河,安置224个监控站,其中77个位于危险区(每月平均2次污染)。”
缩小搜查范围
黄思汉解释,以前污染物质流到滤水站取水口时,再关闭滤水站已经太迟,而且依循此流向,要找出污染源头也太难,因为流经地区范围较大,很难精准定位。
“散布在224个地点的检测站,一旦发现污染物质就能拉响警报,各检测站的距离也缩小了搜查范围;而且越快知道污染地点,就能避免滤水站遭污染,也能准备化学物质稀释污染物质,缩短污染影响的水供暂停时间。”
他日前与委员会成员拉吉夫接受中文报联访时,如此表示,并指近年较少发生河流污染,以致滤水站停止操作的问题,并指去年雪州水供污染的最大问题,反而是东巴生谷大道(EKVE)工程。
工地建集水池
“东巴生谷大道进入森林后,大量黄泥失去森林的吸水力,随著雨水冲入河,导致冷岳河水变浑浊;其中冷岳河滤水站去年因此暂停43次(共140小时45分钟),安邦滤水站则暂停32次(65小时)。”
拉吉夫坦言,市议会可以发出停工令,惟停工期间的雨水依旧会夹带大量黄泥入河,因此倒不如尽快完成工程;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仿效国外,在工地兴建集水池,过滤黄泥后排出净水,但高架大道工程范围太大,我国也没有相关条例强制发展商执行。
8水坝储水量达100% 水供危机绝不重演
委员会主席黄思汉表示,去年降雨量充足,加上雪兰莪水供管理公司良好的水坝管理技术,雪州8个主要水坝踏入农历新年的储水量达到100%,加上依据气象局的预测,雪州今年绝不会重演生水不足问题!
“雪兰莪水供管理公司的水坝管理技术良好,包括配合河流水位高低,调控水坝泄洪时机,确保各水坝踏入农历新年前,拥有足够的储水量,加上气象局未来一年的天气预测,即使是最少的降雨量,我们也能支撑至10月的雨季来临。”
他强调,掌握类似数据很重要,例如可依据当时的水坝储水量,决定是否提前布云造雨。
“2014年的水供危机,源起于水坝储水量太低,不足以应付旱季,如今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绝不会重现生水不足问题。”
他补充,雪州政府耗资3亿7500万令吉,分3阶段更换84个黑区的425.7公里水管计划,全都处于预期进度,其中第二阶段的34个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包括八打灵、巴生、乌鲁冷岳、吉隆坡与瓜拉冷岳地区。
“有些工程因触及公共工程局管辖的联邦道路,在申请工程准证时面对阻扰,但预计可在2019年全部完成;虽然这无法立即降低无效益水数字,但能避免特定地区,尤其是水供设施较老旧的地区,再出现水供不稳定问题。”
拉吉夫补充,雪州政府去年拨出10亿令吉提升水供设施,全都源自屡创新高的储备金,如此大手笔的花费在各州政府极为罕见,因为中央政府的水务资产管理公司不愿贷款予雪州政府,尤其是更换水管工程。
据了解,委员会也会在下月26日展开的雪州议会提呈2份报告,包括探讨服务式公寓的水费计算率,与到访冷岳河第二滤水站士曼丹取水口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