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152周年的雪隆惠州会馆,在新领导的带领下,无论在会务发展或经营模式都力求改革、创新,包括以垂直性发展形式,深入探讨会馆发展空间,并拉拢年轻一辈加入会务发展的项目,将惠州精神发扬光大。
雪隆惠州会馆会长谢立名指出,早期,会馆所发挥的角色就是团聚在地乡亲,积极参与教育、社会和公益方面的会务发展,如创立循人学校、加入广东义山、隆雪华堂和同善医院等组织,为社会付出贡献。
他说,不过,有赖于独具慧眼的先贤认为,会馆事务不应仅限于籍贯,而是应以跨籍贯的方式开拓会务,如从公益、福利或保护华族等工作,达到“跨籍贯”的目标。
拉拢能者加入
“当会馆在发放任何福利时,受惠者都不仅限于惠州籍贯,反观,我们将‘能者’拉拢进来,希望能随著时代的变迁,作出改变,力求创新。”
他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这么指出。陪同出席者还包括雪隆惠州会馆署理会长兼成立152周年会庆筹委会主席杜汉光和副会长李新才。
他坦言,若要让惠州精神发扬光大,就不能故步自封;故对该会馆来说,跨越籍贯的发展形势是未来的迈步方向。
“我们可说是首个迈入年轻化的会馆,目前,年轻会员就占了三分之一,但年轻一辈在参与活动的表现消极。因此会馆上下必须努力执行‘年轻化’。”
他举例,该会馆在举办活动时,都扮演主动的角色,包括主动举办各项文艺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唯这并非是达到“年轻化”最佳的方式,因此希望转换角色,即抛出主动权,鼓励年轻会员承接这项工作。
“这就像是在钓鱼,老一辈的理事透过资本作为‘诱饵’,提供人脉和资助等,鼓励年轻会员主动策划活动,以此拉拢年轻会员;当然,他们也能与其他团体联合举办。”
会馆增建楼层 设关帝文化馆
为推广关帝忠义精神,雪隆惠州会馆将在日后举办一系列的筹款运动,以期在现有会馆的建筑增建3层楼,当中包括增设推广关帝忠义精神的文化馆。
雪隆惠州会馆会长谢立名表示,预料会馆的增建工程将耗资800至900万令吉;虽然会馆已在2、3年前筹获部分款项,但对于筹款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故会陆续展开筹款活动。
“一旦拟定图测的工作完成后,即会呈交给吉隆坡市政局申请增建批准,尔后便可动工,预料工程会在3年内展开并竣工。”
他表示,随著会馆增建楼层,估计现有礼堂将获保留,同时增建课室(作为讲座地点)和讲堂。“目前,我们只有2个空间可充作讲堂,倘若增设课室,就能开设绘画和书法班,至于展览厅则暂定由大礼堂取代。”
电梯方便老会员
他坦言,目前,该会馆都没有适合的地点举办主题性展览,一旦增建工程如期展开,预料“空间不足”的窘境便可迎刃而解。
“此外,为方便一些年迈会员,新楼层完工后将增建直通新楼层的电梯。”
他提及,有关的增建工程设有关帝庙等膜拜场所,但主要著重在关帝精神的推广工作,故未来将有大大小小的筹款活动会接踵而来,当中包括今年8至9月期间,筹募关帝文化基金而举办的画展。
“其实,会馆的圣帝君神像在1886年,由甲必丹叶亚来从中国定制并运来马来西亚,身高6尺,重达2吨,还有一把10呎长的关刀。”
“然而,会馆在1936年重建时,将关帝圣君寄放在安邦莲花庵,直到2011年,再由理事重新安奉在雪隆惠州会馆。”
他说,如今,该会馆希望建设关帝庙和文化馆,以推动关帝精神,而文化馆暂定会设于会馆增建的3层楼中,并将神像置放在天台。
办活动迎合年轻人
雪隆惠州会馆副会长李新才表示,除了公益和社团性等活动外,该会馆也会配合时下年轻人,举办符合他们生活和事业相关的活动。
“其中,我们将在往后举办更多商业活动,带领年轻人出国交流,避免产生‘只为会馆付出和服务’的错觉,反而让他们认为,加入会馆也能从中获利。”
另外,他表示,会馆也将承办一些学术性活动,即和一些团体探讨时下流行的事物,如展开机器人课程,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会馆的活动。
至于行政方面,他说,该会馆也增加了年轻的行政人员,并且网络化系统,鼓励青年团帮助会馆在网上推广活动。
“会馆也分为很多小组,包括新动力工商联小组,希望透过成立更多小组,让有意在会馆服务或活动的人有发挥的平台,好让有不同兴趣的人发挥才华。”